BMT系列(十九):Bubblemaps的未來擴展路線
Bubblemaps的未來路線圖讓我興奮,它不滿足於當前的可視化引擎,而是瞄準Web3情報霸主。V2測試版已上線,焦點是實時數據、魔法節點和時間旅行,但團隊透露,接下來會融合V1穩定性和V2靈活性,目標是全鏈覆蓋。
先說技術擴展。多鏈支持已從Solana、BNB擴展到Polygon、Avalanche,甚至Tron和Sonic。未來,API和iframe會更開放,B2B客戶能自定義集成。AI模型會深化,預測集羣模式,幫用戶提前偵測異常。Intel Desk將成核心,社區驅動調查擴展到全球,激勵提案者、投票者和貢獻者。
商業上,B2B模式會加強,與Binance、LayerZero等合作深化。生態基金(21.3% BMT)用於獎勵V2採用和補助,加速增長。代幣層面,BMT會遵循OFT標準,橋接到更多鏈,流動性池佔12.18%,確保市場穩定。
長遠願景是InfoFi基礎設施。Bubblemaps想讓鏈上數據不只是噪音,而是可貨幣化資產。想象一下,未來氣泡圖能實時追蹤跨鏈資金流,結合AI解釋,服務交易、合規和基金。團隊全球擴張,招聘重點在研發和偵探網絡。
當然,挑戰在性能優化和反饋循環。V2 beta已有20萬用戶,速率限制是暫時的,但證明了需求。總之,這路線不空洞,是基於社區反饋的務實路徑,讓Bubblemaps從工具變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