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們三個月,我把最值錢的認知濃縮成一句話:先學會“等”,再談賺錢。

很多人以爲交易是盯盤、追熱點、憑感覺殺進殺出。錯。我帶的第一批學員裏,90%的虧損不是敗在行情,而是敗在“手癢”。

真正賺錢的那10%,只做一件事:把80%的時間用來“等”。

等什麼呢?等屬於我們的行情。

幣圈一天,人間一年,波動看似無限,但屬於你的高勝率窗口,一年可能只有十幾次。其餘時間全是噪音。

我的規則很簡單——

1. 盤前寫好劇本:哪些價位必須放量突破,哪些形態必須縮量回踩,全部量化成條件。

2. 開盤後關軟件:條件不到,絕不開單。哪怕行情火箭沖天,也不追。

3. 條件觸發,一鍵進場:止損、止盈、倉位提前設好,剩下交給市場。

聽起來很機械?對,交易就該像狙擊手,而不是機槍手。

機槍手一天打光子彈,狙擊手可能趴三天只爲一槍爆頭。

我帶學員做模擬盤,第一週只允許他們掛單,不允許成交。

很多人急得撓牆:“老師,錯過大陽線了!”

我反問:“那大陽線符合你的劇本嗎?”

他們沉默。

一週後,他們開始理解:原來80%的‘機會’都是陷阱。

記住,市場不會獎勵勤奮,只會獎勵正確。

正確不是預測對方向,而是隻在高概率時刻扣動扳機。

今天把這句話刻進腦子:

“等待不是不作爲,是在爲致命一擊蓄力。”

把交易當成打獵,獵物沒出現,就別浪費子彈。

什麼時候你能把“等”當成策略,而不是情緒,你就離盈利不遠了。@小花生说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