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項目將代幣分配給VC的時代,Solayer反其道而行之——51.23%的LAYER代幣直接歸屬社區,創世空投覆蓋sSOL/sUSD持有者、DeFi用戶等11類貢獻者。這種設計讓LAYER從上線首日就具備高度去中心化特徵,其流通量的22%直接由社區掌握。
治理權下放:
LAYER持有者不僅能投票決定協議升級,還能通過質押代幣參與InfiniSVM網絡的驗證,獲得區塊獎勵的分配權。2025年8月的WCT代幣分配事件,正是社區治理的典型案例——前100名Emerald Card消費者可直接獲得生態獎勵,這種“行爲即治理”的模式正在重塑DAO的運作邏輯。
價值捕獲機制:
Solayer的收入模型設計堪稱精妙:
1. 交易手續費:未來InfiniSVM網絡的交易將以LAYER支付,形成持續現金流;
2. 協議分成:sUSD和sSOL的質押收益中,5%自動回購銷燬LAYER,形成通縮循環;
3. 生態稅:第三方dApp接入InfiniSVM需支付LAYER作爲接口使用費。
市場前景:
根據行業預測,LAYER代幣在2025年底的平均價格將達到2.40美元,若InfiniSVM如期上線,樂觀目標價可能突破2.90美元。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市值與TVL的比值僅爲0.07,遠低於同類項目的0.3-0.5區間,顯示出巨大的價值窪地。
結語展望:
當多數治理代幣還在紙上談兵時,LAYER已通過經濟模型設計,將社區利益與協議長期價值深度綁定。這種“分配即治理,治理即價值”的範式,或許正是Solayer成爲下一個千億生態的核心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