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凌晨,我和 Alpha 一起熬過來的記憶
我永遠記得,那是第17期 Alpha 空投。
晚上11點,我盯着手機屏幕,錢包裏遲遲沒到賬,心裏有點慌:是不是任務做錯了?是不是白忙活了?
我在羣裏問,結果一堆人都在刷:“別急,系統卡了。”
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等。無數人跟我一樣,半夜守在屏幕前,盼着那個小小的獎勵落地。
凌晨1點,通知彈出來:“獎勵已到賬。”
看着那一行數字,我突然有點熱血涌上來——不是因爲錢,而是因爲這種參與感。那一刻,我第一次真切地覺得,自己和一羣人一起,在鏈上留下了屬於我們的痕跡。
後來,我堅持到第50期、第80期……每次點開幣安錢包,看到 Alpha 空投的新任務,就像打開一本未完待續的連載小說:
• 有時候是簡單的簽到,讓人安心;
• 有時候是複雜的交互,逼着我去學新東西;
• 也有時候,獎勵到賬的瞬間,能讓我整天心情都明亮起來。
100期過去了。
Alpha 不只是一連串數字,它是我凌晨守候過的屏幕,是我心慌又期待的等待,是那羣深夜還在羣裏互相安慰、調侃的夥伴。
如果說收益讓我入場,那麼這些“刻骨銘心的瞬間”,才讓我真正留下。
未來還有多少期?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只要點開幣安錢包,看見 Alpha 空投還在,我就會繼續參與。因爲這不是單純的空投,這是屬於我的一段青春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