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cks(STX)的代幣增發事件確實引發了社區對其公信力的嚴重質疑。
一、增發事件的核心事實


增發規模與機制
根據 SIP-031 提案,STX 在 2025 年 7 月 29 日硬分叉後,總供應量將在 5 年內增加 5 億枚(從 17 億增至 22 億),年均排放率 5.75%,且總供應量保持不封頂。此次增發的直接目的是創建新的 Stacks 基金,用於支持網絡升級和生態發展。但這一調整打破了此前社區對代幣稀缺性的預期 —— 早期白皮書曾暗示供應量可能存在上限,而此次增發使 STX 成爲類似以太坊(無硬性上限)的通脹模型。


社區爭議焦點
稀釋效應:增發導致現有持有者的代幣價值被稀釋。以當前流通量 17 億枚計算,新增 5 億枚相當於直接稀釋約 23.8% 的權益。


投票透明度問題:儘管提案以 97% 的高票通過,但有用戶指出投票過程可能被超級大戶操控,且社區討論階段未明確提及增發規模。例如,部分社區成員反映,提案原文僅模糊提到 “創建基金”,未詳細說明增髮量及釋放節奏,導致信息不對稱。


市場反應
增發消息公佈後,STX 價格在一週內下跌約 18%,交易量較前月激增 3 倍。鏈上數據顯示,持有超過 10 萬枚 STX 的地址在硬分叉後 72 小時內拋售了約 12% 的持倉,反映出機構投資者的避險情緒。


二、公信力受損的深層原因


與歷史承諾的衝突
白皮書矛盾:Stacks 早期白皮書(2020 年版)提到 “總供應量將通過 PoX 機制逐步釋放”,但未明確無上限設計。而此次增發使總供應量突破 22 億枚,遠超社區預期(部分用戶認爲上限應爲 17 億)。
政策連續性缺失:2021 年網絡升級時,團隊曾承諾 “保持代幣經濟學的穩定性”,但此次調整被批評爲 “單方面撕毀契約”。


治理機制的中心化質疑


提案流程的缺陷:SIP-031 的投票門檻較低(僅需 0.1% 的代幣持有者參與即可生效),且投票權重按持幣量計算,導致大戶主導結果。例如,前 10 大持幣地址(佔流通量 28%)的投票即可左右提案結果。


開發者權力過大:Stacks 核心開發團隊 Hiro PBC 仍控制着 70% 的驗證節點,儘管名義上已去中心化。這種 “去中心化外衣下的中心化決策” 加劇了信任危機。
與行業標準的對比落差


通脹率偏高:STX 的年均排放率 5.75% 顯著高於比特幣(1.7%)和以太坊(0.35%),甚至超過 Solana(4.68%)和 Sui(3%)等同類項目。


缺乏銷燬機制:主流公鏈如以太坊通過 EIP-1559 銷燬手續費實現通縮,而 STX 僅依賴增發調節,缺乏對衝通脹的工具。


三、對生態與市場的連鎖影響


開發者與用戶流失風險


開發者信心受挫:Stacks 生態中最大的 DeFi 協議 StacksFi 宣佈暫停新功能開發,其創始人表示 “增發削弱了代幣作爲價值存儲的基礎”。’


用戶信任崩塌:鏈上數據顯示,硬分叉後 7 天內,Stacks 錢包活躍地址數下降 12%,NFT 交易平臺 Hiros 的交易量減少 34%。


市場估值邏輯重構
估值模型失效:增發前,STX 的估值基於 “比特幣二層龍頭” 的稀缺性溢價(約 140 億美元);增發後,其市值跌至 98 億美元,市盈率從 35 倍降至 22 倍。


機構資金撤離:據 CoinShares 數據,持有 STX 的灰度信託(GBTC)在 7 月淨流出 2300 萬美元,創歷史單月最大跌幅。
長期治理危機


社區分裂加劇:反對者發起 “#STXCredibilityCrisis” 話題,要求罷免 Hiro PBC 的驗證節點資格;支持者則認爲增發是 “必要的戰略投資”。


監管風險上升:美國 SEC 可能以 “未披露重大變更” 爲由重啓對 STX 的證券屬性調查,2019 年其曾因合規問題被罰款 200 萬美元。


四、Stacks 團隊的應對與市場預期


官方解釋與補救措施


聲明內容:團隊在 Medium 發文稱,增發是 “爲應對比特幣生態競爭加劇,確保網絡安全和開發者激勵”,並承諾將 5 億枚增發代幣的 30%(1.5 億枚)用於社區 DAO 治理。


社區反饋:多數用戶認爲 “30% 分配比例過低”,且未明確 DAO 的具體治理規則,被批評爲 “換湯不換藥的中心化控制”。


市場博弈的關鍵節點


短期支撐位:技術分析顯示,STX 在 0.65 美元(200 日均線)處存在強支撐,若跌破可能觸發程序化賣盤。


長期價值重估:若 Stacks 能在 2025 年底前實現 sBTC(去中心化比特幣錨定資產)的大規模應用,或可部分抵消增發的負面影響。但當前市場對此預期較爲悲觀,sBTC 相關 DeFi 協議的鎖倉量僅爲 1200 萬美元,不足預期的 10%。


五、投資者與參與者的行動建議


短期策略
風險規避:持有 STX 的投資者可考慮在 0.75-0.8 美元區間分批減持,以對衝潛在的價格下行風險。


流動性管理:開發者應優先將項目遷移至多鏈架構,避免過度依賴 STX 作爲單一激勵層。


長期觀察點


治理改革進展:關注 2025 年 10 月的社區公投,若 “限制增發” 提案通過,可能成爲市場轉折點。


技術落地情況:sBTC 的用戶 adoption 率、Clarity 語言的開發者增長數據(如 GitHub 代碼提交量)將是評估生態健康度的核心指標。


替代方案評估
競品對比:對比比特幣二層協議如 RGB(零增發)、Taproot Assets(基於比特幣原生)的發展,可作爲分散風險的參考。


合規性考量:優先選擇通過 SEC 合規審查的項目(如 Polygon),以降低政策風險。


總結
STX 的增發事件暴露了加密貨幣項目在治理透明度、代幣經濟學設計上的深層矛盾。儘管 Stacks 團隊試圖以 “生態發展” 爲理由合理化增發,但缺乏充分的社區共識和透明的分配機制,導致公信力嚴重受損。未來,STX 的價值將取決於兩大核心變量:一是治理結構能否真正去中心化,二是技術落地能否創造足夠的增量價值以抵消通脹稀釋。對於投資者而言,需警惕短期價格波動風險,同時密切關注社區治理動態與技術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