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位在幣圈浸淫多年的老江湖,早年揣着 10 萬進場,如今賬戶數字已經跳到 1500 多萬。他說過段話,讓我茅塞頓開:幣圈本質是情緒的遊樂場,多數人都是跟着人流瞎跑的遊客,你若能攥住自己的性子,這裏就是藏金窟。
按他的路數,想在幣圈撈到真金,關鍵就這幾條:
其一,不貪蠅頭小利,不冒滅頂風險。
這話聽着輕巧,八個字而已,可八成的人這輩子都跨不過去。好比你在 2 萬美金開了多單,剛漲到 21000 就慌忙止盈,攥着 5% 的利潤沾沾自喜。結果行情一路飆到 25000,你只啃到點邊角,卻眼睜睜看着大肉跑掉。下次學乖了,價格回 2 萬再開多,漲到 21000 時死死扛着,一門心思想賺大錢,偏偏又跌回 2 萬甚至 19500,只能割肉認栽。多少人就困在這種來回打臉的怪圈裏,始終沒能突圍。
其二,專挑跌透了、慢慢擡頭的主流幣種。
別碰那些花裏胡哨的新幣種。先拿 10% 倉位打底,不猜哪裏是底,等它穩穩站定了再動手。法子看着笨拙,卻透着穩妥。
其三,等趨勢定了調,回調時再補 20%-30% 倉位。
旁人總惦記抄在最底部,我偏等趨勢明朗了再補,哪怕價格高些,也比套在半空中強得多。
其四,每漲一波,先抽回本金和一半利潤。
剩下的倉位任憑它折騰,不管市場多癲狂,到了自己劃的線就出手,絕不多貪一分。錢落進腰包,纔算真正賺到。
就靠這套實在章法,去年他帶個先前虧了 60 多萬的朋友操作,半年不僅填平虧空,還多出一輛家用車的錢。
真不是虛言,幣圈聰明人滿街走,缺的反是能摁住手、沉住氣的 “實在人”。大家都在追漲殺跌時,你踏踏實實跟着趨勢走,反倒能撿到別人慌慌張張丟下的籌碼。
幣圈合約“生死劫”:逐倉技術碾壓全倉,槓桿操控術曝光!
在幣圈合約這個高技術博弈場裏,有個最基礎卻也最容易被忽視的技術準則,我是在無數次爆倉與回血的輪迴中才徹底參透:全倉模式是技術性交易的“黑洞”,會將所有風控策略吞噬殆盡;逐倉模式纔是技術派穩紮穩打、步步爲營的制勝法寶!
爲何如此篤定?從技術性風控的底層邏輯來講,逐倉模式賦予了操盤手對保證金和爆倉價的精細化動態調控能力,這就像給交易系統加裝了一套智能風控引擎。同樣是10倍槓桿,在逐倉模式下,爆倉價的計算模型更爲透明且可量化,交易者能夠依據技術分析得出的關鍵價位,分批次、有策略地進行倉位調整,避免因單一價位判斷失誤而導致全盤崩塌,這在技術性交易中至關重要。
下面結合我親身經歷的實戰案例,從技術層面深入剖析:
假設某幣現價100U,我們運用技術分析工具,結合歷史波動率和市場情緒,對不同槓桿倍數下的風險收益比進行量化評估:
10倍槓桿:從技術性風控角度看,強平價處於100U上下10U的區間波動。這意味着在這個價格波動範圍內,任何突發的技術性回調或主力資金的異動,都可能觸發爆倉。此時,若沒有逐倉模式的靈活調整機制,一旦價格觸及爆倉價,資金將瞬間歸零。
20倍槓桿:槓桿倍數大幅提升後,技術性風險呈指數級增長。爆倉價大幅收窄至上下5U的區間,這對交易者的技術分析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任何細微的技術指標偏差或市場噪音干擾,都可能導致爆倉。在實際操作中,這種高槓杆倍數往往與短線高頻交易策略相伴,但如果沒有逐倉模式的保駕護航,頻繁的交易和極窄的爆倉區間將使資金暴露在極高的風險之下。
2倍槓桿:相比之下,2倍槓桿下的強平價處於上下50U的寬幅區間。從技術性交易的角度分析,這爲交易者提供了充足的技術調整空間。即使市場出現短期的大幅波動,交易者也有足夠的時間根據技術指標的變化,靈活調整倉位和保證金,避免被強制平倉。
其實,現貨交易本質上就是1倍槓桿的合約交易,當價格跌至歸零時,虧損100U,這與合約交易中1倍槓桿爆倉的效果在技術風險層面具有相似性。
槓桿倍數的選擇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運用技術分析手段,結合市場行情的動態變化進行靈活調整。在日內短線交易中,由於時間週期較短,市場波動相對集中,我們可以參考最近幾天的最高最低價差,運用波動率指標等技術工具,合理計算槓桿倍數。如果行情波動最大能達到幾千點,通過精準的技術分析設定合理的槓桿,就能使爆倉價與當前價格保持安全距離,爲交易提供足夠的技術緩衝空間。
而對於中長線交易,由於時間跨度較長,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行情波動更加複雜且難以預測。從技術性風控的角度出發,此時應降低槓桿倍數,給自己留出更多的技術調整餘地和資金緩衝空間,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技術性反轉和突發市場事件。
不同幣種的技術特性和市場表現差異巨大,槓桿倍數的選擇也應因人而異、因幣而異。以熱門幣爲例,其24小時波動率可能高達30%,如果此時仍固執地使用20倍高槓杆,從技術風險評估的角度看,爆倉幾乎是必然結果。很多新手往往忽視這一點,盲目追求高槓杆帶來的高收益,卻忽略了背後隱藏的巨大技術風險,最終血本無歸,這也是我曾經歷過的慘痛教訓。
炒幣就是要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長時間堅持使用一個方法,把它用得爐火純青,炒幣也能像其他行業和一樣,熟能生巧,手起刀落,不假思索做出每一個決定。
這 6 條實戰鐵律,看懂一條,能讓你在熊市少虧一套房;
能做到三條,你已經能甩掉 95% 的韭菜了。
第一條:橫盤越久,爆發越猛,但要盯緊 “破局點”
別覺得橫盤是死水,那是多空在掰手腕。橫盤超過 30 天的幣種,一旦放量突破箱體上沿,往往能拉出 30% 以上的空間;但要是跌破下沿還不放量,趕緊跑,那是主力在偷偷砸盤。
第二條:急漲帶長上影,不是機會是陷阱
一根大陽線突然沖天,尾巴卻拖得老長,這不是要起飛,是主力在高空拋貨。這種 “流星線” 出現三次以上,不管後面再怎麼蹦躂,都是誘多,進去就是接盤。
第三條:下跌途中的 “紅三兵”,多半是迴光返照
連續三根小陽線,看着像要反彈?別傻了,熊市裏這多半是主力在做 “假反彈”,騙你進去接籌碼。真正的底部,得是 “綠柱縮短 + 縮量十字星”,那纔是跌透了的信號。
第四條:成交量突然放大 10 倍以上,不管漲跌都要警惕
平時每天成交幾千萬,突然某天飆到幾個億,這不是風口來了,是主力在 “對倒”。要麼是想拉高出貨,要麼是在製造恐慌吸籌,這種時候多看少動,等它折騰完再說。
第五條:炒幣不是猜漲跌,是算 “盈虧比”
別總想着買在最低賣在最高,那是神仙才乾的事。每次下單前算清楚:如果錯了,最多虧多少;如果對了,能賺多少。這個比例低於 3:1 的交易,寧可不做,長期下來你會發現,少虧就是賺。
第六條:“等” 纔是幣圈的最高段位
等趨勢明朗再動手,等信號確認再進場,等別人恐慌時再貪婪。90% 的虧損都源於 “忍不住”,不是機會少,是你太急。能管住手的人,早就把錢賺麻了。
幣圈從來不缺暴富的故事,但能活下來的都是懂節奏的人。你不是運氣差,是總在錯誤的時間做錯誤的事。
幣圈入門:掌握這24組K線形態!
從分類上看,K線共有48種形態,其中陽線佔24種,陰線佔24種。兩者在形態上差不多,只是一爲陽一爲陰。
陽線主要分爲小陽線、中陽線、大陽線和陽十字星。
小陽線的波動範圍一般在0.6——1.5%;
中陽線的波動範圍一般在1.6——3.5%;
大陽線的波動範圍在3.6%以上。
1、陽十字星
多頭平衡之市場轉折點。
波動很小,開盤價與收盤價極其接近,收盤價略高於開盤價。陽十字星的出現,表明行情正處於混亂不明的階段,後市的漲跌無法預測,此時要根據其前期K線組合的形狀以及當時所處的價位區域綜合判斷。
2、小陽線
多頭主動走勢較軟。
其波動範圍較陽十字星增大,多頭稍占上風,但上攻乏力,表明行情發展撲朔迷離。
3、中陽線
多頭勢力強大。
買方力量大於賣方,買方佔有優勢,價格最終上揚收盤。
4、大陽線
多頭佔據絕對優勢。
從一開盤,買方就積極進攻,中間也可能出現買方與賣方的鬥爭,但買方發揮最大力量,一直到收盤。買方始終佔優勢,使價格一路上揚,直至收盤。
陽線實體越大表示買盤越強,一般後市會漲。下影線越長說明買盤越強,後市一般會漲,上影線越長說明賣盤越強,後市一般會跌。
陰線主要分爲大陰線、中陰線、小陰線和陰十字星。
1、陰十字星
多空平衡之市場轉折點。
陰十字星的分時走勢圖與陽十字星相似,只是收盤價格略低於開盤價格。表明行情疲軟,發展方向不明。
2、小陰線
空頭走勢較軟。
空方呈打壓態勢,但力度不大。
3、中陰線
空頭勢力強大。
賣方力量大於買方,賣方佔有優勢,價格最終下跌收盤。
4、大陰線
空頭佔據絕對優勢。
在交易過程中,隨着賣方力量的增加,買方不願追逐高價,賣方漸居主動,幣價逆轉,在開盤價下交易,幣價下跌。
陰線的實體越大,表示賣盤越強,一般後市會跌。下影線越長說明買盤越強,後市一般會漲,上影線越長說明賣盤越強,後市一般會跌。
我在這圈裏混了十年,見過太多一夜歸零的,也見過太多靠笨辦法慢慢變富的。 幣圈有多少人是真正賺到錢的?
很多人不屑地說,那些在幣圈經歷了幾個週期,賺了大錢的人,是賭狗,是運氣好。我來說一個真相,別嫉妒,能在幣圈獲得大的財富,並守住的人,沒有一個是僥倖,你別不服氣。
我就不說遠古時代有多少坑,那100%是比現在驚心動魄得多的,就說現在,那些賺了大錢,拿住大錢的人,他們對待自己大倉位的動作,一定是完美避開了以下所有事:
1.開合約
2.買了大量非比特幣
3.把幣都放在交易所裏
4.高頻交易,試圖高拋低吸
不要小看這4件事,如果你不深度關注幣圈,你不會懂。而能夠在幣圈賺到大錢的,又必定是深度關注幣圈,曾經在幣圈持續交易的——這些人能在賺到大錢後守住以上4個原則,就說明他們在上述的事情上必定喫過大虧,而在認知修行完以後
,還能不通過以上的賭博方式,在幣圈再攢起大資金,你說是不是僥倖?
大多數的人,在幣圈都只是“曾經賺過錢”而已,因爲他們賺錢的途徑就只有以上幾條,自然也會因爲以上幾條而失去。而一個人在懂得了以上幾條無法真正致富以後,卻又找不到其他在幣圈致富的方法了,這纔是問題所在。
我來告訴你,那些真正在幣圈賺了錢並且長期保住了的人,除了不踩上面的坑以外,還必須至少符合以下條件的其中之一:
1.有一個幣圈的拳頭產品
不管你多麼有認知,以上的坑該踩的你都會踩,該丟的幣你也都會丟。但重點是,你有一個在幣圈持續掙錢的產品,這個產品的作用是,不管你在幣圈踩了多少坑,由於它收的是幣,所以你總會補回來那些失去的幣。而隨着你慢慢變聰明,你不再踩那些坑了,於是你的幣就越來越多了——代表人物cz,孫哥等,他們全都踩過這些新手的坑,但重點是有產品幫他們把幣持續地掙回來,而你沒有,這纔是關鍵。
2.有持續定投的能力
如果你不具備做產品的能力,那麼對你而言最容易去匹配的是這一條。別再說“比特幣再漲也沒有多少倍了”,這不是你拿大倉位去賭博的理由——比特幣什麼時候跑得快過?以前比特幣是低,但那是跟現在比,當年的比特幣和當年的山寨比,一樣是漲得更慢的那個,結果呢,那些山寨現在在哪兒?給自己10年時間,把自己未來10年掙的錢持續的慢慢的放進去,讓自己這10年掙的錢能夠乘以5乘以10,這是普通人最好的打開幣圈的方式。
這裏的前提是有一個好的鎖倉機制,只能進不能出;一個好的定投環境,不是你今天有錢就投,沒錢就可以不投,覺得它很低了就猛投,覺得它太高了就可以不投;還要有一個優秀的場外入金能力——你的賺錢能力越強,上述規則對你的加成越多。
以上前提缺一不可,一個人能在場外擁有翻雲覆雨的能力,進到場內又能老老實實謙虛謙遜,聽話照做——這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人,這錢就是你應得的。
3.幣被鎖死了
我參加過一個古早的基金,幣被鎖了5年,在這中間幣圈經歷了太多起起伏伏的風雲,可這筆錢被鎖住了,想動也動不了。有沒有現實中要用到錢的時候?當然有,這中間我還買房了,投資回款沒回來,又要投其他項目的時候,也曾短暫向銀行週轉。後來我自己手上的幣在投資創業的起起伏伏中越玩越少,但等這個基金分錢的時候,發現幾份份額加起來,還分到了幾百個比特幣——雖然基金依然沒跑贏當時把這筆錢直接用來囤幣,但問題是確實囤不住,這個基金對幣數的損耗百分比,已經遠小於我自己持有的部分。
在幣圈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某個屌絲買了幣以後因爲打人而坐牢,出來後身家過億了——這不是故事,是現實,而如果沒坐牢,這些幣早就玩光了。
自此,我就把最大份額的比特幣主動鎖了倉,一直鎖到了現在。如果你相信比特幣,現在就把自己的一切換了買成比特幣,主動去鎖死10年,然後再從窮光蛋開始打拼,10年後再看,結果很可能會超過你在這10年裏,做所有其他貌似更有用的事。
再說一次,我從來沒看到哪個大佬是靠炒幣成爲大佬的,一個都沒有——炒幣成不了大佬,槓桿也成不了大佬,幣圈不存在僥倖這回事。你對它的認知必須先到位了,它纔可能成爲你最好的致富工具,否則你就會反過來成爲它的奴隸。
炒幣這10餘年下來,經歷4次牛熊的我來說,真正的守住財富,做好堅定的比特幣信仰者,做好堅定的屯比特幣,財富自然會靠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