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的最新操作,引發華爾街高度關注。
他一邊連續拋售股票,一邊將現金儲備推升至3440億美元——這是伯克希爾·哈撒韋有史以來最高的現金水平,規模之大足以買下一個國家。
更令人意外的是,巴菲特削減了最愛持倉蘋果,一次性賣出約2000萬股,卻依舊稱庫克是“最佳合作伙伴”。表面讚美,背後減倉,這一反差讓市場充滿疑問。
危機前的熟悉信號?
知名市場人士迪特里希指出,巴菲特的行爲或許是在“提前應對潛在金融危機”。歷史上,他每次大規模囤現都發生在重大危機之前:
2000年互聯網泡沫:現金儲備超350億美元
2008年金融危機:現金攀升至700億美元
如今:現金高達3440億美元,且已連續11個季度淨賣出股票,連自家股份回購也暫停
這組數據本身,已經足夠耐人尋味。
估值過熱,美股站在懸崖邊?
目前“巴菲特指標”(美股總市值/GDP)已突破210%,遠超老爺子本人曾警告的“200%危險線”。這意味着美股整體估值已經處於極度泡沫區間。
在這樣的背景下,巴菲特選擇減倉、持幣觀望,邏輯或許十分簡單:
美債收益率高企(4%-5%),現金配置同樣能獲得不菲的“無風險收益”
一旦市場大幅回調,他可以用手中的現金“抄底撿便宜”
有分析人士甚至推測,巴菲特未來可能趁低價重新增持蘋果。
風險蔓延:科技股與加密貨幣或受衝擊
當前市場情緒的脆弱還體現在:
蘋果AI故事遭遇質疑:95%的企業AI投入尚未產生回報,科技股熱潮可能難以持續
美股估值泡沫明顯:一旦資金流出,調整壓力將迅速擴大
加密貨幣同步承壓:比特幣近日跌破50日均線,若美股出現25%級別回調,風險資產或將集體下挫
總結:
巴菲特的操作並非簡單的“減倉”或“唱空”,而是一次典型的“戰略蓄力”:在風險極高的估值區間,他選擇耐心等待。
或許,他正準備在下一次市場危機來臨時,再度上演那句經典名言:
“只有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持續關注:$ETH $BTC $SOL OGN MEME BIO BAN
#杰克逊霍尔会议 #币安HODLer空投PLUME #美联储取消创新活动监管计划 #加密市场回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