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加密貨幣這個 7×24 小時不停歇的全球金融市場中,普通人可能在一夜之間實現財富自由,也有可能瞬間血本無歸。過去一年,MEME 市場見證了無數千倍甚至萬倍的神話,但在這個充滿機遇和風險的世界裏,究竟什麼樣的人能夠掌握真正的財富密碼?

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嘉賓,他的戰績廣爲人知,但卻非常低調。曾經是字節跳動的程序員,現在是擁有超過鉅額加密資產的全職鏈上交易員。更重要的是,他的名字非常特別——「冷靜,冷靜,再冷靜」。

在 Crypto 這個極度情緒化的市場裏,理性與冷靜到底意味着什麼?從投機心態到交易心態,這種轉變需要經歷什麼樣的心路歷程?當 MEME 幣的暴漲暴跌考驗所有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時候,什麼樣的交易哲學能夠讓一個人在波動中保持清醒?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神祕交易員的世界,探尋他的財富密碼與交易哲學。

本期 OKX 的朋友們對話嘉賓:冷靜冷靜再冷靜,採訪人:Mercy 梅西,歡迎大家關注~

第一章:從字節程序員到鏈上交易員

Mercy:能否先做一下簡單的自我介紹?

冷靜: 大家好,我是冷靜。玩鏈上的朋友們應該都或多或少知道我,我是在玩以太坊 NFT 的時候給自己取了一個 ENS 地址名字,「冷靜冷靜再冷靜」。我都有點忘了當時爲什麼突然想取這個名字,可能是那陣子衝了太多的貔貅和撤池子了,然後想讓自己冷靜一下。很多人是通過我的地址關注到我的推特。

一路走來在鏈上的很多幣上都拿到了還不錯的收益,在去年 Solana 的 MEME 行情中也成爲了鏈上車頭之一。

Mercy:你發過推說自己之前在字節跳動工作,想請問一下您是什麼契機從字節進圈的?

冷靜: 我在 2021 年牛市的巔峯期接觸了 Crypto,那時我還在字節工作。當時我在其他同事的聊天中聽到一些 Crypto 的暴富故事,當時剛買了房,經濟壓力比較大,所以躍躍欲試想參與一下,讓同事把我拉進了幾個炒幣羣。

那時候完全沒想到我日後會辭職炒幣,甚至獲得財務自由。只是覺得是一個交易機會,想探索一下是不是能賺到錢。所以我就在日常工作之餘開始接觸了幣圈,雖然沒有全職,但是這兩三年鏈上的熱點基本都參與了,包括 NFT、以太坊的 MEME 和去年開始的 Solana 的 MEME。

過程中,我也從新手變成一個越來越有經驗的鏈上玩家,但是也確實因爲沒能全職炒幣,錯過了很多機會。說實話,過去幾年普通用戶在鏈上賺錢的機會還挺多的。

Mercy:那是什麼讓您最終下定決心從字節辭職,全職進入幣圈的?

冷靜: 從字節辭職全職炒幣,主要是去年下半年行情太好了,我感覺很難兼顧兩者。那段時間我經常早上 4-5 點就要起牀盯盤,然後一直盯到早上 9 點多去公司上班,晚上回來之後又在電腦前坐一到兩個小時炒幣,然後 10 點多睡覺,整個人感覺非常疲憊。

朋友們也經常問我什麼時候辭職,因爲那段時間經常一個狗幣的收益比一年的工資都要多。但是我自己覺得雖然賺到一些錢,又感覺沒有很放心辭職,畢竟我當時 Web2 的工資還不錯。

讓我下定決心從字節辭職、全職加入幣圈的轉折點,是在去年 11 月的時候,遇到 PNUT。我自己一直很喜歡這個敘事,又研究了一下它在現貨 MEME 中的市值排名,發現它是倒數第二還是第三,就是比它市值低的敘事和熱度都是遠遠不如它的。

我當時判斷買入的話安全墊比較高,大虧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我就重倉買進去了。當時賣了差不多 20 個 BTC,然後全部買了進去。

然後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第二天馬斯克就發推說 PNUT 這個 MEME 幣拯救了美國,這種直接提 MEME 幣的推特其實是非常罕見的。我記得當時市場情緒也很好,就直線起飛了,從 300 多 M 拉到了 1.5B 左右,然後又過了一個晚上拉到了 2.5B,相當於大概最高可以喫 7 倍的樣子。我是後來它跌到 1.8B 的時候清倉了,但是拿到了第一個大收益,然後有了這個資本後,我就辭職全職進入了幣圈。

Mercy:您覺得在字節的工作經歷,對於您之後從事全職鏈上交易有什麼影響?

冷靜: 我在字節工作的時候是程序員,以前也是計算機專業的。我覺得比較大的影響是我英語比較好,對技術的理解比較快,能比較快地理解和看懂敘事,對於交易習慣也偏理性一點,不太容易被其他人影響。

Mercy:全職做鏈上交易跟在大廠工作有什麼不一樣?

冷靜: 回不去是真的。我很喜歡加州旅館裏有一句歌詞:「You can check out anytime you like, but you can never leave.」你習慣了 Crypto 這種緊張但自由的生活,很難回到那種按部就班的生活。

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一直持續到川普發幣的那段時間,每天鏈上給你的腎上腺素刺激,讓很多事情都索然無味。全職鏈上交易和大廠工作比較大的不同是,你要對自己完全負責,你的收入和未來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不是在老闆的手中。

所以在行情好的時候肯定會更 intense 一點,但加密市場行情好壞,賺錢的難度和數量是有天壤之別的,所以我覺得是完全自願的。起牀之後就會很興奮地去坐在電腦前,看看有沒有什麼機會,可能一坐就是一天,睡眠時間很少,但不會感到非常疲憊。

也會更加靈活,比如你這陣子賺到了錢,想休息一段時間也完全 OK,不會有人來考覈。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我覺得看個人的性格,我更喜歡 Crypto 這種生活方式。

第二章:交易心態的修煉與轉變

Mercy:您的推特簡介裏面提到「quitting my gambling addiction」,能否分享一下爲什麼會在簡介裏面寫這麼一句話?

冷靜: 其實是川普幣之後某個時刻,我感覺這輪的收益很滿意了,是時候不再進行大倉位交易了。畢竟錢是賺不完的,但是可以虧完,所以我覺得可以適當降低風險。當然我也不會退圈,鏈上玩下就行了。

在改成這個簡介之前,我記得我之前的簡介是:「A 29 years old man with millions of dollars and gambling addiction.」我以前風險偏好比較高,你看我之前梭哈 PNUT 也看得出來,但當資金量大之後我覺得就不應該再這樣了,於是改成了現在的簡介。

Mercy:您交易過程裏面最大的一次盈利或者虧損是什麼?

冷靜:最大的一次盈利是 Trump 幣,最後應該是賺了有 23M。虧損,我一般都會止損,而且鏈上我很少上特別大的倉位,我也不玩交易所的山寨,所以虧 5-6 萬 U 對我來說就比較多了。

印象中虧最多的一次是阿根廷總統的 Libra,虧了有 20 多萬 U,不過那時候因爲川普剛賺了一些,所以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現在如果讓我虧 20 多萬 U,我會心痛幾天。因爲現在賺錢實在是太難了,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總以爲機會無限,所以從不珍惜眼前好的日子」。

Mercy:在面對鉅額盈利/虧損的時候,您是如何進行心態管理的?

冷靜:我覺得一直都覺得應該賺的時候多賺點,虧的時候少虧點,我從來不關心勝率,主要是看倉位。心態管理上我自己還在學習,目前有幾點:

· 第一點跟每個人的資金量和風險偏好有關。我是會買入一個自己能夠舒服睡覺的倉位,舒服的定義就是——歸零也無所謂。

· 第二是買入自己真正看好覺得有意思的幣,而不是跟單別人或者說看到誰買了就買。

· 最後是有自己的交易策略和計劃,比如說漲到什麼市值要止盈多少。這一點我覺得有一個國外的 KOL 外星貓說得特別好,他說一筆交易可以分爲 good win、bad win 和 good lose 和 bad lose。

Good win 就是你比別人更早地去看到趨勢和空間,同時有自己的觀點,並且事情的走勢確實和你的觀點一致,最後你也拿到了想要的收益,這種勝利是值得慶祝的。

Bad win 就是你只是瞎投或者是跟單,別人買了一個幣,但是你的運氣很好,比如說馬斯克突然回覆了這個幣,或者說你沒看懂的技術其實它是很牛的技術。這種勝利其實是可以享受,但是我們不應該去追求這種勝利。

Good lose 是你遵循了自己的交易系統和理論,但是最終沒有成功。可能是有一些不受自己控制的事情發生,或者說市場最終並不同意你的觀點。我這幾個月其實拿了挺多的 goodlose,但我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比如說很多平臺上其實有很多和我的審美不一致的標的,錯過這些幣我不會覺得可惜。還有一些我喜歡的幣最後沒有跑出來,導致沒有賺到錢,這些情況我覺得都是可以接受的。

最後一個是 Bad lose,就是你的交易是受情緒驅動的,沒有遵守自己的交易系統,那麼最終也付出了代價,這種失敗是我們要避免的。

第三章:交易系統與選幣哲學

Mercy:您是怎麼樣建立起自己的交易系統的?

冷靜:交易通常我們都把它分爲幾步。第一步就是發現機會,這一步需要自己去收集構建一些錢包地址,可以給自己一些交易的信號,還有發現一些優質的信息源,比如說 Twitter 用戶,或者 Alpha 羣之類。關於錢包地址,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誰買入,都只能作爲自己的一個參考,具體是否買入得依賴自己的判斷。盲目跟單任何人都是一個負 EV 的操作。

關於 Twitter 用戶和 Alpha 羣,需要自己識別一下哪些的內容是有價值的。鏈上玩家其實是比較好驗證的,你只需要看它的實盤地址的盈利情況就行了。所謂「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wallet」。我覺得新手比較容易上當的一點是,推特上很多人確實是爲了流量去接廣告或者說開收費羣的,但要記住錢包地址永遠是最好的驗證手段。

發現機會之後,第二步是判斷要買入,那麼如何判斷呢?需要結合之前提到的對 MEME 幣敘事審美的判斷。不過審美是非常主觀的,但是我覺得它又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流動性好的時候。因爲鏈上每天都有很多的幣發射,需要有自己的標準來快速判斷是否要買入一個代幣。

我現在判斷是否買入可能最多隻花一兩分鐘時間看一下,就會馬上做出一個判斷。所以我覺得這個審美是比較難量化的,很多時候它非常地依賴一個人的經驗直覺。如果要培養審美的話,就是多看多玩,有意思的幣,有意思的東西,少把精力花在所謂的垃圾幣和莊家幣上,慢慢培養自己看敘事的能力。

Mercy:您在推特上面提到,自己選擇 MEME 其實是根據審美來的,這個說法很有趣,爲什麼會把這個作爲選擇標的標準之一?

冷靜:我之前也試着量化一些審美的標準,現在分享給大家,哪些幣是我願意買入的:

· 第一個是技術創新。技術創新不需要很大,不需要完美,但是一定得有創新,不能是完全的仿盤,那會非常廉價。

· 第二個是有潛力廣泛傳播的 MEME。這要關注名人、大公司背書。比如:吉卜力。它其實是 ChatGPT 推出的一種圖片風格,在推特上形成了病毒式的傳播,這種 MEME 就是有潛力廣泛傳播的,因爲它有大公司背書。這裏的背書不是指大公司發的幣,因爲 MEME 幣絕大多數都是蹭的,指的是這個技術、熱點,是有一個名人或大公司帶頭引領的,這樣它進行廣泛傳播的概率就會大很多。

· 第三個就是邪教(cult)。所謂邪教就是像 SPX 或米萊迪,或者像河馬、Bitcoin(ticker Bitcoin 哈利波特那個幣)。Murad(英文區車頭)的列表裏很多幣屬於邪教的這類。

這類幣的特點:一、最終會形成一個強大的社區;二、一般來說它不是速通的,會經歷漫長的洗盤。所以需要你要能拿住,同時深入到社區裏,去了解並且認同他們的文化。

還有一類是其他公司低市值發售的項目。比如說一個項目,突襲發售,或者說是個預熱盤,但是它開盤被狙擊手狙擊了大量的籌碼,導致開盤的時候被狙擊手瘋狂砸盤,給了你低市值的入場機會。

這類項目由於開盤時候的不合理定價往往可以短時間漲得比較高,經過一兩天的熱點發酵,就會迅速把差價抹平,最終回到它應有的市值。這種錢其實比較適合鏈上選手去搶賺,因爲任何突發的熱點、突發的其他公司發項目鏈上選手都可以抓到,而且短時間內就可以賺很多錢,這種我們都比較喜歡。

最後是一眼看上去就想笑的 MEME。這得看每個人對 MEME 的理解,之前 Base 上有個面具狗,我一看就覺得非常搞笑,在一個視頻裏狗戴着面具看着你,像這種 MEME 也是我喜歡的。

以上幾點就是所謂的我的審美標準。當然看到一個幣的時候,我也不會去套這些標準,很多時候憑藉我的感覺來,但感覺最終可能也是落在這幾類。

Mercy:您一般會怎麼設置止損?

冷靜: 有幾種情況,一種是監控項目方的推特,看項目進展,如果你覺得項目方的 Twitter 發言不是你喜歡的,或者它的進展不符合預期,覺得奇怪,這種時候哪怕是虧錢,我可能也會賣。

另一種是覺得熱點已經轉移了,這時候虧錢我也會賣。還有當我看到項目方老鼠倉在出貨,這種時候也可能會賣。最後就是,當我發現一個可能更有上漲空間的幣,我可能就會把一個幣的倉位換到另一個上。

第四章:當前市場環境與投資策略

Mercy:最近很多全職鏈上交易員都感覺 TRUMP 之後鏈上行情越來越難玩,MEME 幣的上漲天花板沒有之前那麼高了,您覺得當下的市場,應該如何操作?

冷靜: 川普幣肯定是鏈上流動性的巔峯了,因爲在它發幣前的幾個月就已經是鏈上的黃金時代了。

那個時候像 MOODENG、NEIRO、GOAT、Solana 上的 AI、HIPPO,那陣子感覺一個幣到 50M 太常見了,甚至一天內拉到 50M、70M 都很常見。那時也沒有人說要去找莊,我們看到好的敘事就能自然漲起來。很多人在那時其實就已經賺挺多的。

最近半年鏈上流動性差,確實是難度加大了很多。一方面川普抽走了流動性,另一方面,敘事也確實沒去年那麼多了,所以就會導致這些幣的上限很低。上限低,鯨魚肯定就不願意進來,這就是惡性循環,於是大家就會感覺非常的難玩。

現在很多可以起來的幣都是高控盤的,這也是沒辦法。我覺得鏈上接下來最理想的情況就是有一個全新的 Meta,因爲其實資金現在是在二級,所以資金其實是在的,大家手裏還是有錢,二級玩家手裏其實挺有錢的,就是缺少一個全新的鏈上 Meta,類似於 GOAT 帶動 AI agent,這種級別就能吸引來增量資金,隨之帶來比較好的財富效應,不然每天鏈上都是 PVP。

但之後會出現怎樣的玩法,我自己也沒辦法預測,但現在行情不能太格局。雖然比如最近很多幣,我覺得很有意思,可能它的敘事可以到 80M、100M,但漲到 30M 就漲不動了。這種時候需要自己調整下心理預期。

Mercy:您在推特上面有分享,您在 2200 左右買入了很多 ETH,現在看來這個確實是比較正確的投資。想知道您當時爲什麼要去買入大量的以太坊?您是怎麼樣去平衡長期投資和短期 MEME 交易之間的差別?

冷靜:當時我買主要覺得 ETH 2000 多是熊市的價格了,確實很便宜。ETH 具有去中心化以及抗審查的特點,相比其他幣有着很強的護城河,不過當時還沒有現在這波穩定幣的熱潮,ETH ETF 那時候也沒有通過。

事實證明後來這些趨勢在華爾街的資金量面前其實是不值一提的,並且華爾街講故事的能力確實強。

長期投資方面,在川普幣之前,除了鏈上,我交易所是全倉 BTC 的。鏈上我每次賺到錢都會買成 BTC,需要用錢的時候再去賣掉 BTC。完全是 BTC 本位,所有操作的目的都是爲了擁有更多的 BTC。

但川普幣後我把部分資金拿去做穩定幣理財了,因爲如果全倉 BTC,我會不自覺地想看價格,它的波動會影響我的心情。

以前我覺得 ETH 沒有美股的驅動,鏈上也沒有強需求,可能不是一個很好的價值存儲的標的。所以我是完全的 BTC 本位。現在有點變了,ETH 有了外部資金的注入。我知道很多人也選擇了持有 ETH,不過對我而言,對 ETH 不是特別感興趣,所以目前除了 USDT 還是選擇持有 BTC。

第五章:全職交易的風險管理與新手建議

Mercy:您是怎麼看待和管理全職鏈上交易的不確定性的?

冷靜: 我覺得在真正全職交易前要想清楚兩點:

· 第一是自己有沒有持續穩定的賺錢能力。並且通過這種能力賺到的錢確實是遠大於上班。因爲你承擔了更多的風險,如果賺到的錢還沒有上班多,或者說差不多,就沒有太大意義。如果自己在全職前沒辦法賺到錢,那麼全職後在幣圈大概率也賺不到錢。這時候不如邊上班邊提升自己的技能,等上班確實阻礙了自己賺到更多錢時再辭職。

· 第二個是需要有一些存款。主要是萬一遇到行情突然不好,或者自己家人遇到緊急事需要用錢時有底氣。最好有至少一兩年的日常消費儲備。

Mercy:現在想要全職進入鏈上的新手有沒有什麼錯誤是一定需要避免的?

冷靜: 現在這個階段,鏈上流動性不好,新手可以先小額試錯,慢慢構建出一個正 EV 的自己的交易系統,能夠實現穩定的盈利。

穩定不是說勝率很高,或者每次交易都賺錢,而是拉長週期看,比如說一個星期、一個月雖然有虧有賺,但是最後總的收益是正的。如果現在流動性不好,都能賺到錢,那麼之後鏈上流動性迴歸時候就可以大展身手。

對於新手來說要避免的錯誤。第一是要知道區塊鏈的機會很多,太 FOMO 追高是要避免的。新手的資金量本來就不大,這時候追高,很難拿住,如果失敗就會影響自己的心態。

第二個是新手容易犯的錯誤,喜歡跟單。一定要避免盲目跟單,很多人都喜歡跟單 KOL,或者跟單聰明錢。這樣很難提升自己的能力,因爲單純的跟單別人是沒辦法培養自己獨立發掘項目的能力的。

Mercy:跟單這個東西其實是虧出來的,只有跟別人的單虧了足夠多之後纔會覺得說要有自己獨立判斷的思維。

冷靜: 對,可能是跟了一兩次,然後賺到錢,然後就沾沾自喜,到後面就變成連續虧。

因爲車頭他有自己的判斷,可能他這段時間連續虧,但可能下一次交易他就能大賺回來。但是新手資金量小,可能連虧個四五次就沒有耐心了,或者錢虧的差不多了,這時候就會停止跟單。但你跟單的車頭可能下一次就會取得很大的收益,而你錯過了。

Mercy:您感覺您進圈時 NFT 跟 MEME 幣這一輪有什麼異同嗎?

冷靜: NFT 和 MEME 幣還是很不一樣的。

NFT 當時的流動性、財富效應是遠不如 MEME 幣的。流動性上,NFT 經常一個項目想賣都賣不出去,但是 MEME 幣是可以隨便砸出去的。NFT 一個項目能賺二三十個以太坊就非常多了,二三十個以太坊就算按現在的價格算也才 10 萬 U。MEME 幣好像每天都會有不少人賺 10 萬 U,所以財富效應有很大的區別。

還有 NFT 對於我們一級玩家來說,成本是公平的,比如在 Mint 階段大家的成本都是一樣的。但如果是 MEME 幣,比如你跟單某個人,那麼你的成本可能是它兩倍,因爲他可以直接出本。所以難度上,MEME 幣會大很多。

對於項目方來說,NFT 的要求也要高一點,項目方至少需要畫圖、運營。MEME 幣項目方其實點兩下鼠標不需要任何成本。

第六章:未來規劃與行業展望

Mercy:作爲全職的鏈上交易員,您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是什麼?會一直做鏈上交易嗎?還是有其他的規劃?

冷靜: 首先我還是想待在 Crypto 裏,現在加密受到了來自美股的資金驅動,這對幣圈整體的資金量和價格都是好事。相當於把美股散戶交易者的錢吸進了幣圈。現在美國的各種政策,爲加密掃清了很多合規上的問題,讓很多的基金包括養老金都能參與進來,所以我對加密貨幣的未來是非常樂觀的。

而且目前全世界擁有比特幣的人還是少數,而法幣的貶值是不可避免的,我相信未來越來越多的人會來擁抱比特幣和加密貨幣。

我一直相信 Saylor 說的一句話是,如果比特幣不會歸零,那麼它就會到達 100 萬美元一枚。現在看來,歸零的擔心幾乎是沒了,因爲它有政府的支持以及足夠的共識。

對於自己的長期規劃我希望——可以寫一些比較精緻的產品出來。現在有很多小工具,都非常的優美,我希望自己以後也可以有一些想法做出一些有價值的工具。

Mercy:您用 OKX 的哪一個功能或產品比較多?

冷靜: OKX 我一直覺得產品體驗非常好,特別是因爲我自己用手機用得多,APP 端的體驗非常好。交易所裏我用得多的就是活期理財,還有雙幣贏。

Web3 就是 OKX Wallet,這個就不用說了,我認識的朋友絕大多數都是用 OKX 錢包。很多比如多錢包管理、聚合交易基本上是每天都在用的功能。我希望 OKX 把錢包越做越好,現在已經很厲害了,繼續越做越好。

結語

在這次深度對話中,我看到了一個從傳統互聯網大廠程序員成功轉型爲全職加密交易員的完整歷程。「冷靜」用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在 Crypto 裏真正的財富密碼不是運氣,而是理性的思考、系統的方法和持續的學習。

從 2021 年牛市頂峯入圈,到經歷完整的熊市洗禮,再到在 MEME 幣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交易節奏,「冷靜」的交易哲學——從「good win、bad win、good lose、bad lose」的分類思考,到基於「審美」的選幣標準,再到嚴格的風險管理原則——爲我們提供了一套相對完整的交易思維框架。

更重要的是,他對市場保持着清醒的認知。無論是對當前流動性不足現狀的分析,還是對加密貨幣長期發展趨勢的判斷,都體現了一個成熟交易員應有的理性和前瞻性。

正如他的 ID 所暗示的那樣,在這個極度情緒化的市場中,「冷靜冷靜再冷靜」或許就是最好的交易哲學。對於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新人來說,小額試錯、建立系統、從失敗中學習,可能比追求一夜暴富更爲重要。

畢竟,在加密貨幣這個永不停歇的市場中,只有那些能夠保持冷靜的人,才能真正掌握屬於自己的財富密碼。感謝冷靜細緻真誠的分享!這裏是 OKX 的朋友們,我是主持人 Mercy,歡迎大家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 OKX 立場。本文無意提供 (i) 投資建議或投資推薦; (ii) 購買、出售或持有數字資產的要約或招攬; (iii) 財務、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我們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有用性。持有的數字資產(包括穩定幣和 NFTs)涉及高風險,可能會大幅波動。您應該根據您的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有關您的具體情況,請諮詢您的法律/稅務/投資專業人士。請您自行負責瞭解和遵守當地的有關適用法律和法規。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 BlockBeats 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