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Klein Labs 和 K1 Research 聯合撰寫

Key Highlights

  • 從附庸到主權:Meme的範式升級

MemeCore打破 Meme項目依附大公鏈的舊格局,通過原生公鏈+文化共識的架構,推動 Meme從“投機符號”向“結構化資產”躍遷。其鏈上交易量和市值驗證了這一模式的可行性。

  • 注意力經濟的閉環革命

MemeCore首次將 Meme的傳播力、文化共識與鏈上激勵深度綁定,構建“行爲即價值”的經濟模型。通過 Proof of Meme(PoM)機制,用戶的創作、傳播和互動直接轉化爲代幣獎勵,解決了傳統 Meme生態中“注意力被無償消耗”的核心痛點,實現從流量到價值的可持續轉化。

  • 垂直公鏈的專屬優勢

作爲全球首條專爲 Meme2.0 設計的 Layer 1 區塊鏈,MemeCore在性能、費用和生態支持上遠超Ethereum、 Solana等通用鏈。其 EVM 兼容架構和模塊化設計,既降低開發門檻,又爲高

頻Meme交易提供底層支持,形成“Meme專屬王國”的競爭壁壘。

  • 代幣經濟學的雙重通縮

$M 代幣通過交易費燃燒和質押鎖定實現供給端通縮,同時依託 PoM 機制將代幣分配與內容貢獻深度綁定。58% 的代幣用於社區激勵,確保生態增長與價值捕獲的長期一致性。

  • 充滿想象力的未來生態

MemeCore的第一階段聚合多鏈 Meme項目,第二階段發展原生 DeFi、GameFi 等模塊,形成閉環生態。MemeCore生態將能夠充分提高Meme的可玩性,充滿無限想象空間。此外,其生態旗艦項目 MemeX爲PumpFun+X的特殊組合,發佈社交信息即可發行Meme,將 Meme的社交熱度轉化爲鏈上流動性。數據顯示,其 Top 10 代幣漲幅超 8,000%,用戶數激增至 19 萬,成爲注意力經濟的最佳實踐案例。

1. 引言

在這個信息過載、注意力稀缺的時代,Meme從來就不是玩笑,而是一種影響力貨幣。它驅動情緒、製造敘事、塑造共識,其本質正是 WEB3語境下最純粹的“注意力經濟”。但遺憾的是,在絕大多數 Meme項目中,這一經濟原語被徹底浪費——社羣傳播者沒有收益,文化貢獻者被忽視,注意力被用完即棄。

從 BTC 用來買披薩的“笑話”,到如今突破 12 萬美元的共識錨定,我們早已見證了羣體認同與價值之間的深度關聯。可回到 Meme市場,99% 的 Meme幣終究消亡,不是因爲缺乏敘事或資金,而是因爲缺乏對社羣的結構化激勵與生態閉環建設。當資本套現離場,那些真正在 Meme傳播、創作與改編中付出注意力與時間的社區成員,卻從未被納入回報體系。

在 WEB3世界,注意力纔是最稀缺的“硬通貨”。消費者的行爲轉化路徑遵循 AIDA 法則:注意(Attention)、興趣(Interest)、慾望(Desire)、行動(Action)。但大多數 Meme項目僅停留在“引起注意”,無法真正驅動興趣轉化、情感沉澱與長期參與。Pump.fun 依靠“上線即炒”的極限節奏構建短週期流量閉環;Bonk 藉助 Solana 社區的情緒共振實現階段性爆發。但這類模式依舊難以跨越 Meme的短命魔咒。

而 MemeCore,正是這個敘事困境的終結者。它將注意力作爲核心資產,將文化傳播者納入利益機制,構建出 Meme賽道真正需要的原生經濟底層。它不是又一個炒作入口,而是一個可持續的 Meme生態協作網絡,第一次系統性地解決了“模因幣如何持續擁有生命力”的根本命題。

同時,隨着 Meme市場逐步進入“人人可發幣”的超寬賽道,項目之間早已不再比誰講故事、誰有背書,而是比誰能聚合社區、轉化流量、打造生態。而這,正是 MemeCore的強項。它不是單點突破,而是全週期生態:從激勵文化創作者,到低門檻發行交易,再到指數基金金融結構、DAO 治理與多鏈佈局,MemeCore構建了 Meme的完整生命週期操作系統,徹底改變了 Meme只會“來一波就結束”的宿命。

MemeCore的出現,不只是對 Meme市場的重構,更是對 Meme價值觀的迴歸:真正將注意力、情緒、文化、社區、金融連接成一個閉環。這不僅代表了 Meme生態的發展方向,也有望構築未來加密 Meme生態的關鍵支點。

2. 項目介紹

2.1 項目簡介

MemeCore是首個專爲 Meme 2.0 設計的 Layer 1 區塊鏈與創意工作室,它致力於將互聯網傳播的爆發力轉化爲持久文化價值。它不僅是一個技術平臺,更是模因經濟重構的發動機,倡導“每一次創作、傳播和互動都應創造真實價值”。這一理念通過 MemeCore的“社區驅動獎勵機制”與“鏈上貢獻協議”得以實現,確保內容創作者、傳播者、驗證者等所有生態主體的行爲都能得到透明度高且公平的獎勵。

爲什麼Meme需要一條新的公鏈?這個問題,也是WEB3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垂直化、專業化,是所有行業的合理發展路徑。Memecoin在WEB3的世界中,起到了承載加密文化的作用,並愈發凸顯其重要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專業化發展的必然性,催生了公鏈這一重要的底層基建。類似地,其他賽道例如RWA、AI、遊戲等,都有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對應的垂直公鏈。

2.2 項目概況

2.2.1 融資情況

MemeCore於 2025 年 3 月 27 日宣佈完成一輪戰略融資,投資方包括 IBC Group、Waterdrip Capital、Catcher VC、K300 Ventures、AC Capital 以及 WAGMI Ventures,具體金額未公開。2025 年 7 月 11 日Memecore宣佈獲得Klein Labs的戰略投資,以支持MemeCore在基礎建設和生態建設上的長期發展。

2.2.2 團隊狀況

Jun Ahn

Jun 是 MemeCore的首席執行官,擁有豐富的區塊鏈行業經驗與投資背景。在創立 MemeCore之前,他曾發起投資網絡 0xLootBox,佈局多個 WEB3早期項目,包括 Arc Community 等知名案例。此外,Jun 曾在 Ledger 和 Chains.Asia 擔任關鍵職位,積累了深厚的行業資源與技術理解。

Cherry Hsu

Cherry 是 MemeCore的首席商務拓展官。她是一位資深遊戲開發者,擁有超過七年爲 IT 初創企業做市場推廣的經驗,並獲得臺灣長庚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提供技術專業和策略洞察。

Rudy Rong

Rudy 是 MemeCore的首席增長官。他曾是去中心化數據身份協議 Karat DAO 的首席執行官,並擁有美國南加州大學金融學學士學位。

2.2.3 項目數據概覽

自 TGE 以來,MemeCore已累計產生 127 萬筆鏈上交易,展現出極高的鏈上活躍度與用戶參與深度。對於一個主打 Meme+ L1 架構的項目而言,這一交易量不僅體現出生態啓動速度快,更驗證了其 PoM 共識機制下,Meme激勵機制的可行性與實際吸引力。

MemeCore上線後 FDV 曾一度攀升至約 12 億美元,排名進入 CoinMarketCap 前 60,目前維持在約 4.5 億美元,位列100名左右。在 Meme賽道與新興公鏈中雙重並列頭部。這一指標說明 MemeCore已成功跨越早期冷啓動階段,進入具備機構關注與主流流動性的中型資產區間。

即使截止至發稿日,該項目在並無 Binance 正式上幣的背景下,依然擁有較高的熱度,側面反映出其技術架構與文化敘事具有較強的原生造血能力,非依賴於中心化流量的“短線爆發型”資產。

3. 技術架構

3.1 EVM 兼容:構建 Meme生態的原生底座

MemeCore選擇自建獨立的 Layer 1 主網,採用 MRC-20 標準作爲其原生代幣合約規範。MRC-20 是 MemeCore區塊鏈上發行 Memecoin 資產及進行交互的統一接口協議。具備與 EVM 的全面兼容性,支持開發者無縫遷移現有智能合約。其核心目的是打破以太坊主鏈在處理 Meme資產時的擴展性和費用瓶頸。通過兼容 EVM,MemeCore允許開發者使用 Solidity 和現有以太坊工具鏈在主網上快速部署智能合約,極大地降低了遷移門檻。同時,主網通過模塊化架構優化執行層和共識層交互,提高交易處理速度並降低 gas 成本,爲 Meme資產的高頻交易、社羣交互和二創傳播提供了鏈級性能支持。

該主網架構確保了在 Meme內容爆發增長時,系統仍具備穩定承載能力,不僅服務於資產鑄造、交易和流動性激勵,也爲 PoM 共識機制和 MemeVault 模塊的運行提供了原生支撐。

3.2 Proof of Meme(PoM) 共識模型重構:新型激勵體系

PoM 是 MemeCore提出的創新共識機制,其並非簡單的權益證明(PoS)或權威證明(PoA),而是圍繞 Meme資產的“文化生命力”構建的一整套鏈上評估與治理系統:

  • 生成MemeVault:每次發行 MRC-20 代幣,系統都會自動生成一個 MemeVault,將 Meme的病毒式傳播和鏈上活動與獎勵掛鉤,用於根據鏈上行爲與傳播數據獎勵貢獻者,是PoM的核心。

  • 獲得資助:如果該代幣在 TVL、市值、交易量、社區活躍度等方面達標,項目被視爲具備可持續潛力,符合資助資格。那麼其 MemeVault 將從PoM系統中內置的再分配基金Viral Grants Reserve 獲得資助,以激勵社區建設和項目發展。

  • 集成在 POM 上:隨着項目的不斷髮展和滿足更高的鏈上和社區基準,它將有資格進行全面的 PoM 集成。代幣可進一步納入 PoM系統,解鎖委託質押功能,獲得更高網絡實用性與長期激勵。

社區建設越強,Meme的文化影響力越大,代幣就越可能獲得資助。系統根據社區貢獻和鏈上表現分發獎勵,實現“貢獻越多、激勵越大”的正向循環。這種機制實現了從“工作量共識”向“文化共識”的範式轉換,有效避免了少數巨鯨主導網絡治理的問題,同時增強了 Meme資產的社區參與度與自組織效率。

3.3 多重獎勵機制(Multi-Rewards):構建文化經濟閉環

在 PoM 共識機制的基礎上,MemeCore引入多重獎勵體系以提升用戶參與積極性並拓展 Meme資產的應用場景。具體包括三類獎勵路徑:

  • 原生代幣獎勵:用戶在 MemeVault 中的行爲如 Meme鑄造、二次傳播、創作評價等可獲得 Meme主網代幣獎勵;

  • 文化 NFT 授權分潤:對高熱度 Meme提供版權 NFT 或使用權登記,並將收益按交互度進行分潤;

  • Gas 返利機制:對活躍 Meme用戶羣體提供 gas 使用返現激勵,提升互動活躍度。

該機制確保不僅創作者獲得收益,傳播者和投資者也能獲得鏈上參與紅利,進一步增強Meme內容的鏈上自增長能力,促進其成爲一種具有持續生命力和商業化可能的鏈上文化資產類型。

4. 爲什麼是MemeCore:橫縱對比下的優選解

4.1 縱向對比:專注型公鏈MemeCore的邊際效率優勢

儘管當前 Meme生態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Pump.fun ,正是誕生於 Solana,但我們認爲 MemeCore相比 Solana 更具 Meme專屬優勢與發展潛力。

Solana 之所以成爲Meme項目的熱門平臺,源於其出色的技術基礎:每秒超 5 萬筆交易(TPS) 的高吞吐能力,以及平均低至 0.00025 美元 的交易費用,爲 Meme項目的高頻鑄造與交互提供了優越的性能環境。這使得 Solana 在 Meme爆發初期,成爲天然的“高性能溫牀”。

然而,Solana 的發展路徑是多元而綜合的。其生態戰略覆蓋RWA、支付網絡、DePIN 等多個領域。資源分配上趨於“扁平化”,平臺聚焦有限,不可能將全部注意力與支持集中於 Meme賽道。這也導致 Meme生態在 Solana 上更多是“技術副產品”而非“生態核心”。

與之不同,MemeCore是全球首條專爲 Meme2.0 打造的 Layer 1 區塊鏈。其從底層架構設計到激勵機制部署,全部圍繞 Meme項目量身定製。無論是在資產發行、交易體驗,還是開發工具支持上,MemeCore都展現出更高的專注度與垂直深度。它不是一個“什麼都能做”的平臺,而是一個專屬的 “Meme王國”與爆發引擎。

從比較優勢理論出發,MemeCore展現出在 Meme方向上的顯著優勢。

Solana 因承擔多條生態主線,其發展 Meme所需“放棄”的機會成本更高;而 MemeCore由於其專注定位,在 Meme發展上幾乎不存在其他方向的資源牽制,機會成本極低,資源配置效率更高。

這也意味着,在 Meme的創造與支持上,MemeCore因其更高的專注度與垂直化設計,相較於通用型公鏈 Solana,具備更強的邊際產出能力和生態孵化效率。

如果說 Solana 上能誕生一個 Pump.fun,那 MemeCore則有望打造出一個能連續孕育多個現象級項目的專屬生態。在專屬機制與統一敘事的加持下,MemeCore既能孕育創意,也能延續熱度,形成可持續的 Meme經濟循環。

是時候將接力棒從 Solana 的粗放量產型發展模式,交給 MemeCore這一具備專屬生態、精準定位與高度可持續性的 Meme垂直鏈,由其引領 Meme進入真正價值化的發展新階段。

4.2 橫向對比:Meme的第一次“主權化”,從依附型資產到原生生態

在衆多新興賽道中,MemeCore所代表的“Meme+原生公鏈”模式正展現出顯著的領先優勢。從市值角度反映出市場對其敘事邏輯的高度認可,更從資金端實證了 Meme公鏈這一垂直化賽道的潛力與吸引力。

 

AI agent、再質押、BTCFi 等賽道雖在技術架構上創新頻出,但在用戶認知與社區動員方面仍依賴較高的學習成本。

相較之下,Meme所具有的低門檻、高傳播、共識驅動的特性,使其更易形成底層注意力紅利。在這樣的背景下,將 Meme與原生公鏈結合的 MemeCore不是偶然爆紅,而是對市場痛點的深刻響應:它兼顧敘事力、技術可行性與社區參與,天然具備跨週期擴展的能力。

“Meme+公鏈”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探索路徑,它打破了 Meme長期以來依附於以太坊、Solana、Base 等大公鏈的附庸格局。傳統 Meme項目多作爲生態內的娛樂副產物存在,雖具傳播力,卻缺乏獨立敘事張力與結構化承載體系,無法實現價值的長期沉澱與生態的正向循環。

而 MemeCore首次打破“附庸格局”,以 Meme爲原生共識底層,構建出專屬的執行環境、代幣機制與激勵模型,從發行、交易,到治理與演化,讓 Meme生態具備完整生命週期管理能力,推動 Meme從敘事走向系統,從投機走向結構。

5. 代幣模型與經濟機制

5.1 基本情況

  • 總供應量:50 億枚

  • Market cap :$1.36B(25年7月12日)

  • FDV:$8.57B(25年7月12日)

  • 代幣上線情況: Bitget,Kraken,HTX,MEXC,HashKey Global,LBank,BingX,Binance(perps)

5.2 代幣分配

  • 社區激勵:58%。用於激活生態系統並激勵用戶參與,包括最大化網絡效應、鼓勵治理參與、增強用戶忠誠度等。

  • 基金會儲備:15%。支持長期項目開發、生態系統增長以及社區發展,保障項目持續性。

  • 核心貢獻者:13%。獎勵關鍵團隊成員和早期貢獻者

  • 投資:12%。用於激勵投資者與戰略合作伙伴,爲生態拓展和資本支持提供保障。

  • MemeTreasury:2%。作爲 MemeTreasury,用於支持創作者、促進社區趣味活動以及維持生態穩定性。

5.3 代幣效用

5.3.1 鏈上結算與燃燒機制

$M 是 MemeCore主網的原生燃料代幣,承擔鏈上交易的費用,包括鑄幣、質押、治理操作等。其中一部分交易費被銷燬,從供給端構建通縮壓力,有助於長期價值支撐。

5.3.2 PoM 與質押機制

MemeCore引入 Proof-of-Meme(PoM)共識機制,$M 是驗證者參與共識的基礎:

  • 驗證者需質押 $M 以提升出塊概率;

  • 委託者(delegators)可將 $M 委託給驗證者,獲得獎勵;

  • PoM 還會根據創意與傳播質量分配額外獎勵池,體現“內容即共識”。

這種設計使得 $M 不只是通用質押工具,而是與 MemeCore社區文化、內容貢獻直接綁定的治理權重載體。

5.3.3 激勵與治理引擎

$M 不僅是手續費與質押代幣,它還深入生態激勵與治理機制:

  • MemeVaults:鏈上每個新 Meme項目自動生成獎勵池,用 $M 獎勵傳播者、創作者、驗證者;

  • Viral Grants Reserve:PoM 系統撥出一部分 $M 專門支持具傳播力的內容或項目;

  • 治理投票權:$M 的持有量決定社區對生態參數、資助方向等的治理權重。

這一機制確保 MemeCore能從用戶生成內容階段開始就形成完整閉環,從激勵、治理到再投資。

$M 作爲 MemeCore的原生代幣,其核心價值根基於社區文化共識的不斷積累與擴張,只有共識價值持續增長,$M 才能實現真正的內在升值。

6. 生態系統

6.1 生態佈局

MemeCore採用了清晰而前瞻性的“雙階段發展戰略”,爲平臺的長期可持續性與擴展性奠定了基礎。

  • 第一階段聚焦於賦能現有多鏈 Meme項目,啓動“生態系統整合資助計劃”,爲優質項目提供高達 10 萬美元的資助以支持它們在 MemeCore上延展生態、聚合用戶、增強流動性。從而將 MemeCore打造成一個文化交匯的 Meme樞紐,提升平臺的底層粘性和生態張力。 

  • 第二階段,在前期累積的用戶與資金基礎上,MemeCore將重點發展自身原生 Meme項目與多樣化 dApp 體系,拓展質押、DeFi、GameFi 與 SocialFi 等模塊,構建出一個高度融合、功能完備的 Meme公鏈生態。

6.2 MemeX:注意力經濟的最佳實踐

在這一長遠藍圖中,目前 MemeCore最具突破性、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正是MemeX。據7月14日官方數據顯示,Top 10 代幣漲幅超 +8,000%,Staking 增長率飆升 +9,300%,累計交易手續費突破 6 萬枚 $M,認證用戶激增至 19 萬人。

作爲 Meme金融與注意力機制結合的先鋒產品,MemeX 不僅代表了 Meme項目從敘事向金融結構演進的關鍵節點,更是 MemeCore生態戰略階段轉型的核心承載體。

  • 行爲即價值,社交即生產力

Meme本身是一種高度抽象的注意力經濟載體,而 MemeX 則將這種抽象價值真正落地到每位參與者身上。MemeX 打破了“持幣者獲利”單一模式,讓所有貢獻注意力、生產社交內容的用戶都能實現收益。行爲不再是“無形消耗”,而是直接創造價值;社交互動也從“娛樂”躍升爲“生產力”。

  • 激勵機制;活躍度指標量化+排行榜驅動

MemeX的激勵機制通過對用戶社交互動、內容發佈與傳播行爲進行量化評估,形成活躍度指標,並結合排行榜制度進行動態排名。平臺依據用戶在排行榜中的表現發放相應經濟回報。這構建了一種透明且公平的WEB3原生創作者激勵模型,實現了創作熱度與經濟收益之間的直接綁定,激發用戶持續輸出優質內容,推動平臺內容生態的健康循環發展。

  • 零門檻全流程閉環

MemeX 打造了從發幣、社區創建、交易到變現的“一站式”全鏈路服務,真正實現 0 門檻參與。任何人都可在平臺上幾步完成代幣發行,立即組建社羣,並開始交易或兌現互動收益。簡化操作界面與幾乎爲零的手續費設置,讓新用戶無需區塊鏈經驗,也能輕鬆踏入 WEB3世界,享受社交與經濟雙重回報。

  • 社區流動性: Bonding Curve 機制

對於平臺上發行的Meme幣,MemeX 引入 Bonding Curve 聯合曲線模型,將代幣供應量與社區經濟活動水平掛鉤。當社羣活躍度上升,曲線自動調節發行與回購價格,實現“越早購買越便宜、收益越高”,有效激勵早期參與,降低了入場門檻,增強了市場深度與公平性。只要社區足夠強大,人人都可快速實現代幣“畢業”,從MemeX這個發射平臺直接上線各大交易所,構建社羣即流動性的全新範式。

6.3 Meme2.0的生態藍圖

Meme2.0 代表了 Meme幣發展的全新階段,它不再僅僅依賴短期炒作和情緒驅動,而是通過文化參與、病毒式傳播與社區共建,實現從情緒表達到價值沉澱的躍遷。這一範式下的 Meme幣,將成爲兼具娛樂性、社交性與經濟價值的數字資產形態,推動整個生態從粗放發行走向可持續發展。

基於這一理念,MemeCore的未來生態有望呈現真正的 Meme2.0 藍圖,成爲多元化的梗文化遊樂場。除了現有的 Pump+X 模式(如 MemeX)以外,還可能衍生出多種創新組合:Meme+槓桿,通過預言機與鏈上清算機制實現高風險高收益玩法;Meme+硬件,結合硬件錢包、NFT 盲盒或可穿戴設備,讓梗文化在現實中實體化,並藉助 DID 和鏈上驗證形成真實價值回饋;Meme+IP 聯名,打造限量周邊或品牌合作,將社區共識延伸至現實;Meme+RWA,通過錨定鏈上真實收益資產,爲社區貢獻者分紅,構建帶有雙倍收益的 Meme資產......

隨着這些生態模塊的逐步落地,MemeCore將演變爲一個真正屬於 Meme的全棧遊樂場,不僅提供從發行、交易、槓桿、RWA、硬件聯動到 IP 合作的完整閉環,更讓各種代幣從單純的情緒驅動走向文化沉澱與長期價值承載。屆時,Meme將以全新形態深度融入 WEB3經濟體系,徹底爲“Meme無用”的論調正名。

7. 競爭分析

爲統一維度對比,我們選取 MemeCore上的明星項目 MemeX,與 Pump.fun 和 LetsBonk.fun 進行橫向評估。相較之下,MemeX 不僅體現出更強的“爲 Meme而生”屬性,其背後依託的 MemeCore生態也爲其提供了更加穩固與可持續的成長土壤。

Pump.fun 更偏向工具型平臺,以一鍵發幣和流量套利爲主要訴求,功能單一、生命週期短;LetsBonk.fun 雖強調社區情緒與公平分發,但仍依附於 Solana 生態,缺乏鏈級支撐。而 MemeX 則藉助 MemeCore的原生 L1 公鏈能力,配合 PoM 激勵機制與 MemeVault 流動性體系,完成從發行、激勵到交易的閉環,構建出更具結構性的 Meme金融模型。

MemeCore本身作爲首個專注 Meme經濟的原生 EVM L1 鏈,已通過 PoM 共識、去中心化流動性機制以及強勁的社區增長數據,展現出遠超同類平臺的生態潛力。其獨立鏈架構有效擺脫對外部生態的依賴,前 10 代幣平均漲幅達 8182%,驗證了 Meme資產的價值捕獲能力。儘管新鏈初期需進一步優化開發者生態,但 MemeCore憑藉可持續的激勵機制和健康的用戶基礎,有望成爲 Meme賽道下一階段的價值標杆,未來增長空間廣闊。

8. 總結:重塑Meme賽道的價值引擎

在注意力經濟主導的WEB3時代,MemeCore正在重新定義Meme的價值邏輯——它不再只是短暫的文化泡沫,而是一個可持續的、社區驅動的經濟體系。作爲首個專爲Meme構建的原生Layer1區塊鏈,MemeCore通過創新的PoM共識機制,將文化傳播力直接轉化爲鏈上價值,讓每一個參與Meme創作、傳播和互動的用戶都能獲得真實收益。 

MemeCore的突破性在於,它從根本上改變了Meme賽道的運行規則。傳統Meme項目依賴於短期炒作和流動性套利,而MemeCore則通過鏈上激勵機制,使Meme的生命週期從“曇花一現”升級爲“持續生長”。其旗艦產品MemeX已經驗證了這一模式的可行性——Top 10代幣平均漲幅超8,000%,Staking參與率飆升9,305%,19萬活躍用戶證明了社區驅動的強大生命力。 

未來,MemeCore有望成爲Meme賽道的底層基礎設施,推動行業從“投機主導”轉向“價值沉澱”。隨着更多開發者基於其EVM兼容鏈構建應用,MemeCore將不再侷限於代幣發行,而是擴展至SocialFi、DeFi和創作者經濟,形成完整的Meme生態系統。它的真正意義在於,讓Meme從單純的娛樂符號,進化爲WEB3時代最具傳播力和變現能力的文化資產類別。 

在加密世界日益同質化的今天,MemeCore代表了一種稀缺的敘事創新——它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社區經濟的範式革命。當其他項目仍在追逐短期流量時,MemeCore已經構建了一個自我強化的價值網絡,讓注意力真正成爲可積累的資本。這或許正是下一代Meme項目的終極形態:不再依附於任何公鏈或熱點,而是自成生態,引領賽道走向成熟。

9. 參考文獻

1.https://docs.MemeCore.com/MemeCore/what-is-Meme-2.0

2.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A8%E6%84%8F%E5%8A%9B%E7%B6%93%E6%BF%9F

3.https://blockweeks.com/article/143974

4.https://blog.blockchainvalley.ac/%EB%B0%88%EC%9D%80-%EB%AC%B4%EA%B0%80%EC%B9%98%ED%95%9C%EA%B0%80-MemeCore%EA%B0%80-%EB%B0%B1%EC%95%85%EA%B4%80%EA%B9%8C%EC%A7%80-%EA%B0%84-%EC%9D%B4%EC%9C%A0-de803819080f

5. https://twitter.com/1785987964310589440/status/193804744160726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