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流動性破圈!Bitlayer跨鏈橋打通Base、Starknet,BTR代幣成多鏈DeFi「硬通貨」
2025年3月,Bitlayer宣佈與Base、Starknet、Arbitrum等五大公鏈達成戰略合作,其BitVM橋接協議正式接入多鏈生態,實現比特幣資產在跨鏈場景中的「零摩擦流通」。
技術創新:信任最小化跨鏈架構
BitVM橋採用非標準交易(NST)驗證機制,通過比特幣腳本優化實現「1-of-N」信任模型——只需一個誠實參與者即可確保資產安全,徹底顛覆傳統多籤橋的中心化風險。
核心優勢:
• 即時跨鏈:比特幣資產從Layer2到主網的確認時間縮短至3分鐘,支持高頻DeFi操作(如閃貸、AMM套利)。
• 零Gas費體驗:用戶通過BTR代幣質押支付手續費,交易成本比傳統跨鏈方案降低95%。
• 機構級安全:與富蘭克林鄧普頓等資管巨頭合作,推出合規YBTC(Wrapped BTC)產品,已接入21Shares等主流交易所。
生態佈局:BTR代幣激活多鏈經濟
BTR代幣在跨鏈生態中扮演雙重角色:
1. 流動性樞紐:用戶質押BTR可提供跨鏈流動性池,賺取交易手續費分成,年化收益高達18%。
2. 治理核心:BTR持有者可投票決定跨鏈橋的資產支持列表,近期已通過提案新增對Solana、Sui等公鏈的兼容。
最新進展:
• 礦池深度協同:與三大礦池合作開發「礦工收益共享計劃」,將跨鏈交易手續費的30%分配給打包NST的礦工,推動比特幣算力爲Layer2賦能。
• RWA場景落地:與Plume Network合作推出比特幣抵押的跨境貿易融資平臺,首筆1000萬美元訂單已通過BitVM橋完成鏈上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