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深夜,一位粉絲把消息發給我,足足兩千字。

我刪刪改改,只留下他的骨架,再填上我的血。

以下是他故事的轉述,也是我給所有熬夜盯盤者的回信——

三年前,他在外賣店打工,一天14小時,手裏只有一部發燙的舊手機。炒幣跟單、追熱搜,半年賠光積蓄,倒欠幾十萬。

朋友勸他別再賭命,他不服:別人能賺,我憑啥不行?

於是關門半年,把外賣制服換成睡衣,天亮才睡。

沒有電腦,就用圓珠筆在A4紙上畫K線,一本一本抄到超市的促銷海報背面。三個月後,他終於寫下第一句話:莊家最怕的不是聰明,而是笨得夠久。

他總結出兩條“黃金時間”,其餘時間關機。

1. 倫敦狙擊(15:00-17:00 GMT):歐洲大資金進場,方向乾淨,假動作極少。

2. 非農黑夜(每月首週五 02:30 GMT):數據落地,行情像開閘,順着第一根實體K線追,八成有肉。

去年只靠這兩段窗口,他的小賬戶爬出深坑。

指標他只用三個,卻堅持“三合一”才動手:

① 布林帶三連擊:價格三次踩下軌,且每踩一次量能放大,反彈概率驟升。

② RSI破50:不強求超買超賣,等RSI自下向上突破50,視爲趨勢點火。

③ OBV背離:價格橫着,OBV卻已擡頭,埋伏單提前掛好,等風來。

去年11月,以太坊啓動前夜,三板斧同時亮綠燈,他底倉+槓桿一次打滿,48小時盈利翻四倍。

真正讓他賬戶上到七位數的,是止盈。

他給自己立下死規矩:

- 拉昇初期,先平一半,利潤落袋,心臟才能繼續跳。

- 剩下一半用移動止盈,貼着前低或5日均線跑,不死不止。

他說,在幣圈,最可怕的不是下跌,而是還沒學會賺錢的方法,就先把自己清零。

故事講完,我把手機合上。

行情依舊冷漠,但方法永遠會給笨人留一條生路。@小花生说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