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點,粉絲阿強送完最後一單外賣,癱在出租屋的牀上刷手機。屏幕上的合約賬戶餘額刺得他眼睛發疼——3000U,這是他攢了半年、賭上全部身家的“翻身錢”。可短短兩週,這錢已經被市場“啃”得只剩零頭。
“再這樣下去,連電動車電瓶都換不起了。”他攥緊手機,指節發白。
一、爆倉三次,他差點認命
阿強不是沒努力過。
第一次,他聽信“SOL必破200”的喊單,100倍槓桿滿倉做多。結果凌晨突發利空,價格暴跌20%,賬戶直接歸零。
第二次,他學“高手”做空ETH,結果馬斯克一條推特帶飛幣價,反彈15%讓他再次爆倉。
第三次更荒唐——他跟着某“大神”反向操作,對方喊多他做空,對方止損他加倉…最後連手續費都掏不起。
“幣圈就是割窮人的,散戶根本沒活路。”阿強在論壇裏怒吼,卻引來一片嘲諷:“活該,槓桿是你爹?”
二、資深交易員的一句話,點醒了他
絕望時,一條留言闖進他的視線:“你缺的不是技術,是‘減法’。窮人玩合約,越複雜死得越快。”
發消息的人自稱“老李”,曾是機構交易員,退休後專教新手“生存法則”。他甩給阿強三條規則,簡單到可笑:
不猜頂底:只看EMA200線,線上只做多,線下只做空;
不扛單:每筆交易止損設總資金2%,觸發就刪單,絕不補倉;
不貪多:每天最多交易2次,盈利超10%直接關機,該送外賣送外賣。
“這能賺錢?”阿強半信半疑,但已經沒有退路。

三、執行第一個月:賬戶從3000U到6800U
阿強咬着牙開始“機械執行”:
早上送餐前看一眼EMA200線,決定當天方向;
午休時用5分鐘找符合條件的入場點,設好止損止盈;
晚上收工後覆盤,劃掉虧損的交易,告訴自己“這是學費”。
奇蹟發生了:
第1周,他交易6筆,盈利4筆,賬戶回到4200U;
第2周,遇到小回調,嚴格止損讓他只虧了3%;
第3周,他抓住一波ETH突破行情,單筆盈利25%;
到第30天,賬戶穩穩站在6800U。
原來賺錢不需要盯盤12小時,只需要忍住不亂動。阿強在日記裏寫道。
四、三個月後:月入2萬U,手機都不敢多看
現在的阿強,早已不是那個“合約賭徒”。
他依然每天送外賣,但午休時會躲進便利店,用5分鐘看一眼均線;
賬戶資金曲線像爬樓梯一樣穩步上升,最大回撤不超過5%;
上個月,他甚至提了1萬U給老家蓋新房,父母在電話裏哭得說不出話。
“以前覺得合約是賭場,現在才明白——它是給‘笨人’準備的提款機。”阿強笑着說,“不用猜行情,不用盯消息,只要執行規則,市場就會獎勵你。”
阿強的故事在幣圈傳開後,有人質疑“這是編的”,有人嘲諷“運氣好而已”。但老李說了一句話:“在合約市場,能活下來的從來不是‘聰明人’,而是‘笨到極致’的人——他們只賺自己能看懂的錢,只做自己能控制的交易。
或許,這就是普通人在幣圈唯一的生存之道。
如果你想穩健複利,我可以帶你在這個市場上賺到米,以至於不像一顆盲目的韭菜,任由市場摧殘。但是還是那句話,你首先要有執行力,正所謂浪子不回頭,神仙都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