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消息在金融和加密貨幣領域引發關注:日本上市公司Lib Work宣佈,計劃在2025年9月至12月期間,分批購入價值5億日元,約合340萬美元的比特幣。這一決策乍看之下頗爲大膽,一家房地產公司緣何跨界佈局加密資產呢?深入探究,背後的原因值得玩味。

Lib Work給出的理由之一是通脹風險。近年來,全球經濟環境波動不斷,日本國內也面臨着持續的通貨膨脹壓力。傳統意義上,在通脹時期,貨幣的購買力會下降,財富容易縮水。而比特幣常被視作 “數字黃金”,具備去中心化、總量恆定等特性,與傳統法定貨幣形成鮮明對比。當法定貨幣受通脹影響而貶值時,比特幣可能憑藉自身屬性維持甚至提升價值,成爲抵禦通脹的有力工具。Lib Work購入比特幣,或許正是希望藉助其特性,爲公司資產保值增值,規避通脹給財富帶來的侵蝕。

海外增長機會也是Lib Work考慮的關鍵因素。隨着加密貨幣在全球範圍內的接受度逐漸提高,不少海外市場圍繞比特幣構建起了豐富的金融生態,涵蓋支付、借貸、投資等多元領域。Lib Work作爲一家尋求拓展版圖的企業,通過持有比特幣,有望參與到這些海外新興業務中,藉助比特幣的全球流通性,打開與海外業務夥伴合作的大門,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事實上,在Lib Work之前,已有不少日本企業涉足比特幣投資領域。軟件開發商Remixpoint Inc. 去年9月宣佈購買12億日元(約合800萬美元)的比特幣後,公司股價大幅上漲 300% 以上 ,這無疑給其他企業提供了示範效應。如今Lib Work的入局,或許也預示着在通脹與全球化浪潮下,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將重新審視資產配置,加密資產在企業資產組合中的地位正悄然上升。$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