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觀點: AMLBot聯合創始人兼CEO Slava Demchuk
2025年上半年,亞洲加密市場損失超過150億美元——超出2024年,包括東南亞的Bybit和騙局。許多工具依賴於西方的洗錢模式,忽視了亞洲特有的洗錢手段。
區塊鏈分析公司必須建立定製的區域風險庫,並與當地執法機構合作。否則,犯罪資金將繼續隱匿,全球合規系統的誠信將被破壞。
西方工具,東方漏洞
全球風險引擎主要針對北美和歐洲的洗錢活動,但亞洲金融地下使用不同手段:泰國無證場外交易桌、菲律賓的移動支付走廊、以及不在一般合規下觸發警報的點對點停放方法。
地方問題需本地化地圖
有效監控亞太地區的犯罪需在司法管轄區內具備專業知識,如新加坡殼公司中的循環交易或利用印尼電子錢包進行的交易分層。
與執法部門搭建橋樑
僅靠數據無法阻止犯罪。本地監管者對區塊鏈瞭解不足,而私人分析公司需要法律授權來行動。因此,公私夥伴關係至關重要,它們可以正式允許安全的數據共享、聯合培訓和實時警報。
這些合作正在結果:如在泰國和馬來西亞,警方已使用實時儀表板和分析軟件在報告欺詐後數小時內凍結資金,這相比過去需數週或數月。
執法是信任和發展的依託
在越南、泰國和印度等市場,加密貨幣的零售參與迅速增長,但這種增長缺乏執法信心,我們必須激勵投資者留在一個充滿欺詐的市場中。
地方專長制勝
與擁有本地合規能力的分析提供商合作的加密公司,將獲得投資於亞太地區的對衝基金、銀行和託管銀行的任務。行業聯盟必須與分析供應商合作,制定亞太地區的合規標準。
亞洲站在十字路口。沒有定製化的風險檢測和跨部門合作,這裏可能成爲“狂野西部”;但擁有適當的基礎,它可能成爲一個合規、創新導向的加密經濟體的領導者。
作者觀點: AMLBot聯合創始人兼CEO Slava Demchuk。
本文爲一般信息用途,不應被視爲法律或投資建議。本文中表達的觀點僅爲作者個人意見,不必然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觀點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