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凌晨兩點,我剛寫完行情日報,後臺彈出一條私信:

“老師,我十幾萬只剩4250U,不敢跟家裏說,只想回本。”

發信的是杭州一位女主播,文字裏全是顫抖。

我讓她先關機睡覺,第二天把交割單全部導出來。看完我只說了一句話:

“你這不是在交易,是在賭命。”

沒有系統、沒有止損,只有滿屏的“梭哈”和“再補一刀”。我把她的單子按時間軸攤開,像醫生看X光片:紅線一路向下,每一次反彈都是她加倉的位置。

第一步,我讓她把槓桿降到1倍,賬戶裏只留3500U,其餘全部轉冷錢包。

第二步,每天只做一單,進場前必須把理由寫成三句話發給我:

1. 趨勢依據

2. 入場區間

3. 止損位與盈虧比

她一開始寫得像小學生作文,連MACD金叉都拼錯。兩週後,她已經能把波浪結構畫成簡筆畫。

第三週,我們遇到Luna暴跌。行情像瀑布,社羣哀嚎遍地。我卻讓她在BTC 掛一個輕倉多單,止損200點。她手抖着按下確認鍵,說:“哥,要是再虧,我就真的去送外賣了。”

我回她:“記住,止損就是外賣錢,別讓它變成手術費。”

那晚BTC反彈800點,她第一次盈利150U。截圖發我,後面跟了三個大哭的表情。

兩個月,31筆單,勝率58%,盈虧比2.3,賬戶回到10800U。數字不大,她說:“我睡得着了。”

更意外的是,她重開直播,標題改成“今天不喊單,只聊風險”。彈幕問:“怎麼不聊財富自由?”

她笑:“自由不是翻多少倍,而是今晚敢關機。”

幣圈不是金礦,是鏡子,照見貪婪,也照見自救的勇氣。

如果你也在深夜盯爆倉紅字,記住三句:

砍掉幻想,留下計劃;

把虧損當學費,不當債務;

先學會活,再談賺。

方向對了,回本只是起點,自由纔是終點。

想一起修系統,關注@小花生说币 ,我請你喝龍井,順帶把K線覆盤到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