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4 日比特幣創下 124,474 美元歷史新高後,市場突然急轉直下,24 小時內最大跌幅超 15%,主流幣種集體回調 20-30%。這場劇烈波動背後,是多重因素的共振:
一、宏觀經濟:美聯儲加息預期捲土重來
儘管 7 月 CPI 數據低於預期,但特朗普政府加徵的 10% 進口關稅推升供應鏈成本,市場對二季度通脹反彈的擔憂升溫。美聯儲 9 月加息概率從 30% 升至 55%,10 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 4.2%,導致風險資產流動性收縮。比特幣與納斯達克的 6 個月滾動相關性升至 0.5,科技股重挫 4% 直接拖累加密市場。
二、政策博弈:監管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
印度在 8 月 12 日宣佈擴大加密資產(VDA)定義範圍,將所有基於區塊鏈的資產納入 30% 資本利得稅範疇,並對未申報交易處以 70% 罰款。與此同時,美國 SEC 加強對交易所的審查,Coinbase 合規成本激增導致股價下跌 8%。但積極信號也在顯現:美國政府新行政命令禁止銀行歧視加密企業,Custodia Bank 創始人 Caitlin Long 指出這將降低行業運營壁壘。
三、技術面:關鍵支撐位失守引發連鎖反應
比特幣在 8 月 11 日突破 122,000 美元阻力位後,未能站穩 116,500 美元關鍵支撐。4 小時 K 線顯示 MACD 柱狀圖負向延長,KDJ 死叉形成,觸發量化交易系統自動拋售。Glassnode 數據顯示,短期持有者(STH)成本基礎在 116,900 美元附近,若無法收復該位置,可能下探 110,000 美元。
四、鏈上數據:多空博弈進入白熱化
儘管價格暴跌,鏈上數據卻呈現積極信號:巨鯨地址(持有超 1 萬枚 BTC)在過去 15 天增持 12%,交易所錢包餘額降至 2018 年低點,顯示機構正在逆勢囤幣。礦工持倉量減少至 2018 年水平,拋壓顯著緩解。SOPR 指標雖走低但未崩潰,表明投資者是獲利了結而非恐慌性拋售。
五、市場動態:日本企業逆勢增持成亮點
東京上市公司 Metaplanet Inc. 持有 17,595 枚 BTC,並計劃 2027 年增至 21 萬枚,美容院運營商 Convano 啓動綠色挖礦業務,每日購入 1.35 萬美元 BTC。日本金融廳(FSA)正將加密資產重新定義爲 "金融產品",可能推動比特幣 ETF 獲批,稅收規則或從 55% 降至 20%。這股 "日本比特幣國庫化" 浪潮爲市場注入長期信心。
操作策略:回調中的機會與風險
短期:關注 116,900 美元收復情況,若站穩則有望反彈至 120,000 美元;跌破 110,000 美元需警惕進一步下行。長期:Glassnode 指出當前回調符合牛市中期特徵,歷史數據顯示 2020-2022 年上漲期間比特幣多次出現 20% 以上回調,隨後均迎來更大漲幅。建議投資者利用回調分批加倉,重點關注基本面穩健的 DeFi 藍籌(如 LDO)和 AI + 區塊鏈賽道。
加密市場的劇烈波動正是其魅力所在。在美聯儲政策、監管博弈和技術面共振下,當前回調是市場自我淨化的過程。日本企業增持、美國政策鬆綁等積極信號,正在爲下一輪上漲蓄力。
你認爲比特幣會在 110,000 美元築底,還是繼續下探?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關注我獲取實時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