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降息和通脹的關係,美聯儲一直有一個通脹標準,就是2%,降息,但最近幾年通脹比較頑固,就是跌到2%,導致美聯儲部分人,認爲不用到2%,只要接近這個目標就可以考慮適度降息,大不了降息幅度和降息時間週期有所削弱而已。特朗普是一個人才,他覺得在國際貿易中美國是受損失方,承擔了太多的逆差,所以他用簡單的方式決定通過關稅和製造業迴流來降低逆差,問題是製造業的選擇,並不是一個政治問題,除了尋找中國製造替代外,更多是產業鏈的優化選擇的,所以他追求的製造業迴流,基本上沒有多少可能。那麼他的精力就花在了加關稅上,既然必然要和我做生意,那麼就必須接受關稅來平衡逆差,這想法很好,簡單粗暴。

但必然會傳導到物價上,對於必須進口的方面,所以他關稅的選擇商品很謹慎,但慢慢誰能拒絕通過關稅獲得的收益呢?美國政府已經通過關稅獲得3000億美金收益,那麼慢慢商品的選擇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越來越多加關稅,但這必然會從隱形到顯性傳導到消費者的物價和服務指數上,這是一種必然性,所以ppi真實的數據必然要走高,特朗普在試圖規避經濟規律,獲得收入的提高和降息,但實際上他的做法,最終只會從收入轉移上取得作用,就是增加美國政府的收入,但通脹也好,美國經濟也好,都等於做了一次無用工。所以你說政治人物是什麼?就是營銷策略者,也是謊言者,但這個謊言會很慢纔會拆穿,因爲他這雙手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操縱這一切看似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