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週三再創歷史新高,與美股齊頭並進,反映出全球市場風險偏好的持續升溫。分析稱,這凸顯了加密貨幣與股市的深度聯動,背後是特朗普政府友好政策環境和機構資金大舉入場的雙重推動。
8 月 13 日,加密貨幣市場迎來重要時刻,比特幣價格突破 123500 美元,超越此前 7 月 14 日創下的 123205.12 美元歷史高點。這一突破幾乎與標普 500 指數連續第二個交易日收於歷史高位同步發生。
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營造的友好政策環境,再加上機構資金的涌入,有力推動了比特幣的上漲,美聯儲政策預期的轉變爲這種「幣股合流」提供了宏觀背景。加密貨幣研究平臺 DYOR 首席執行官 Ben Kurland 表示:
「通脹放緩、降息預期增強,以及 ETF 帶來的史無前例的機構參與,共同創造了強勁推動力。這次不同的是需求基礎更加成熟——這輪上漲不僅僅是散戶狂熱,更是資產管理公司、企業和主權基金的結構性買入。」
政策紅利釋放需求潛力
特朗普總統上臺後,華盛頓對加密貨幣的友好立法環境爲比特幣過去一年的穩步上漲奠定了基礎。政策支持消除了監管不確定性,爲機構投資者大規模配置數字資產掃清了障礙。
在 Michael Saylor 領導的 MicroStrategy 公司帶動下,越來越多上市公司採用囤積比特幣的企業策略,顯著推高了市場需求。這一做法最近擴展到以太坊等加密貨幣,帶動整個數字資產板塊上漲。
與以往散戶主導的上漲週期不同,本輪比特幣牛市呈現出明顯的機構化特徵。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持續流入爲比特幣提供了穩定的資金支撐,即使在面臨技術阻力時也保持了相對平穩的攀升態勢。
以太坊的上漲則主要受到新活躍的企業資金持續需求推動,顯示出機構投資策略的多元化趨勢。
「幣股合流」現象凸顯市場風險偏好
美國通脹數據本週符合預期,強化了市場對美聯儲 9 月降息的押注。寬鬆的金融環境預期推動資金從藍籌股流向波動性更大的數字代幣,爲「幣股合流」提供了宏觀支撐。
據見聞此前文章,美國溫和的 CPI 通脹報告消除了投資者對滯脹的擔憂,爲美聯儲降息鋪平了道路,全球投資者大舉買入最具風險性的資產:從科技巨頭到小盤股,從新興市場到加密貨幣,幾乎所有風險資產類別都呈現出強勢上漲態勢。
分析認爲,加密貨幣與傳統股市的高度相關性成爲本輪上漲的顯著特徵。投機性市場板塊與主流基準指數從同一樂觀情緒源泉中汲取動力,反映出當前市場風險偏好的普遍提升。
Ergonia 研究總監 Chris Newhouse 指出:
「加密貨幣與股票呈現正相關,以太坊與股市的相關性比比特幣更強。總體情緒看起來積極。」
這種聯動效應表明,數字資產正逐步融入傳統金融市場的風險定價體系,機構投資者在配置策略上將加密貨幣視爲風險資產組合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