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le 推出專為穩定幣設計的 L1 區塊鏈 Arc,展現其從發行商轉型為基礎設施主導者的野心,企圖打造一個數位的「央行」,掌握鑄幣到清算的權力。 (前情提要:對話 Circle 執行長:盈利模式、銀行競爭與 Arc 區塊鏈策略 ) (背景補充:穩定幣全新戰場賽道:Stripe 和 Circle 的 Layer 1 路線之爭 )   如果 Arc 成功上線,吸引了足夠的用戶和流動性,Circle 將確立自己在穩定幣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導地位。8 月 12 日,就在發布上市後首份財報的同一天,Circle 丟出了一顆重磅炸彈:Arc,一條專為穩定幣金融打造的 L1 區塊鏈。 如果只是看新聞標題,你可能會以為這又是一個普通的公鏈故事。 但當你把它放在 Circle 過去七年的軌跡中去解讀,就會發現: 這不是一條公鏈,這是一個關於「數位央行」的領土宣言。 傳統意義上,央行有三大職能:發行貨幣、管理支付清算系統、制定貨幣政策。 Circle 正在一步步完成數位版復刻——先用 USDC 拿下「鑄幣權」,再用 Arc 搭建清算系統,下一步,或許就是數位貨幣政策的制定。 這不僅關乎一家公司,而是數位時代貨幣權力的重新分配。 Circle 的央行進化論 2018 年 9 月,當 Circle 和 Coinbase 聯合推出 USDC 時,穩定幣市場還是 Tether 的天下。 Circle 選擇了一條當時看似「笨拙」的路:極致合規。 第一,它主動迎戰最嚴苛的監管關卡,成為最早拿到 紐約州 BitLicense 的公司之一。這張被業內稱為「全球最難拿的加密牌照」,申請流程之繁瑣讓許多公司望而卻步。 第二,它沒有選擇孤軍奮戰,而是攜手 Coinbase 組建 Centre 聯盟——既能分擔監管風險,又能一次性接入 Coinbase 龐大的用戶羣,讓 USDC 一出生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三,它把儲備金透明度做到了極致:每個月都公開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儲備審計報告,確保 100% 由現金與短期美國國債構成,不碰任何商業票據或高風險資產。 這套「優等生」打法,在早期很不討喜——在 2018 年到 2020 年那個野蠻生長的年代,USDC 被嫌棄「過於中心化」,增長緩慢。 轉折點出現在 2020 年。 DeFi 之夏的爆發讓穩定幣需求激增,而更重要的是,對沖基金、造市商、支付公司等機構開始入場了,USDC 的合規優勢終於顯現。 從 10 億美元流通,到 420 億美元,再到如今的 650 億美元,USDC 成長曲線幾乎是陡直向上。 但僅僅做一個「印鈔機」並不夠。 2023 年 3 月,矽谷銀行倒閉,Circle 有 33 億美元儲備金存在這家銀行,USDC 一度脫鉤至 0.87 美元,恐慌迅速蔓延。 這場「壓力測試」的結果是,美國政府出於系統性的風險防控,最終為所有矽谷銀行儲戶提供了全額擔保。 雖然不是專門給 Circle 的救助,但這次事件讓 Circle 意識到,僅僅做發行商是不夠的,必須掌控更多的基礎設施,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而真正激起這種掌控感的,是 Centre 聯盟的解散。這件事暴露了 Circle 「為人作嫁」的困境。 2023 年 8 月,Circle 和 Coinbase 宣佈解散 Centre 聯盟,Circle 完全接管 USDC 的控制權。表面上看,這是 Circle 獲得獨立;但代價是沉重的,Coinbase 獲得了 USDC 儲備收入 50% 的分潤權。 這意味著什麼?2024 年,Coinbase 從 USDC 獲得了 9.1 億美元的收入,年增 33%。而 Circle 在同年支付了超過 10 億美元的分銷成本,其中大部分流向了 Coinbase。 換句話說,Circle 辛苦做大的 USDC,一半的利潤要分給 Coinbase。這就像是央行印鈔,但要把鑄幣稅的一半交給商業銀行。 此外,波場的崛起更讓 Circle 看到了新的營利模式。 2024 年,波場處理了 5.46 兆美元的 USDT 交易,日均處理超過 200 萬筆轉帳,僅透過提供轉帳基礎設施就獲得了豐厚的手續費收入,這是一個比發行穩定幣更上游、更穩定的營利模式。 特別是在聯準會降息預期下,傳統的穩定幣利息收入將面臨收縮,而基礎設施手續費卻能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長。 這也給了 Circle 一個警醒:誰控制基礎設施,誰就能持續收稅。 於是 Circle 開始了打造基建的轉型之路,佈局多點開花: Circle Mint 讓企業客戶直接鑄造和贖回 USDC; CCTP(跨鏈傳輸協議) 實現 USDC 在不同區塊鏈的原生轉移; Circle APIs 為企業提供一整套穩定幣整合方案。 到 2024 年,Circle 營收達 16.8 億美元,且收入結構開始轉變——除了傳統的儲備金利息,越來越多來自 API 調用費、跨鏈服務費和企業服務費。 這種轉變,在最近 Circle 公佈的財報中得到了印證: 數據顯示,Circle 在今年第二季度訂閱和服務收入達到了 2400 萬美元,雖然只佔總收入的 3.6% 左右(大頭仍是 USDC 儲備的利息),但同比去年則快速增長了 252%。 從單一印鈔收利息的生意,轉變成多元的「收租」的生意,商業模式更具掌控力。 Arc 的登場,是這一轉型的高光時刻。 這是一條為穩定幣(USDC)量身打造的區塊鏈: USDC 作為原生 Gas,無需持有 ETH 或其他波動性代幣;機構級報價請求系統,支援 7×24 小時鏈上結算;交易確認小於 1 秒,可為企業提供餘額與交易隱私選項,滿足合規需求。 這些功能,更像是用技術在宣示貨幣主權。Arc 向所有開發者開放,但規則由 Circle 制定。 至此,從 Centre 到 Arc,Circle 完成了三級跳: 第一跳:獲得鑄幣權(USDC); 第二跳:構建金融管道(APIs、CCTP); 第三跳:建立主權領土(Arc) 這條路徑幾乎在數位世界重演了央行的歷史進化: 從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