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比特幣其實是反覆決策的結果,別人覺得簡單是因爲只看到結果,而看不到決策的過程。

人們常說:投資是反人性的。確實如此。

我們經常要做一些違背自己感覺的決定。比如:

·放在長週期裏,我如此地看好比特幣,爲什麼又只投入三成資金?

·放在短週期裏,我認爲比特幣大概率會跌,甚至可能腰斬,爲什麼不先賣掉,等跌了再接回來?

·既然其它幣也可以百倍千倍,我又爲什麼連碰都不碰呢?

這些看起來都是反直覺,但這些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能夠用理性戰勝感覺,是一個投資者必備的素質。

囤幣囤到今天的人,實際上都不簡單。因爲,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還會反覆跟自己做鬥爭,在囤與賣之間糾纏着。

我一直告訴大家,要把私鑰藏得深一些。因爲只有這樣,我們纔不至於一時衝動做錯事。但是,藏私鑰只能拖延時間。

在衝動之後,如果我們不能把所有問題都考慮清楚,做出讓自己信服的決策,我們遲早還是囤不住比特幣的。

那麼以上那些反直覺的決策,都是如何做出來的呢?關於如何做決策,這個話題實在太大了,市面上也有很多書籍在討論。在這裏,我僅分享一個最簡單的方法。

你僅僅需要懂一點概率論,並且理解預期收益率這個概念,並懂得如何計算它。

這個方法分爲三步:

·首先,把某個選項的各種可能性列出來;

·然後,計算它的預期收益率;

·最後,對比各個選項,看哪一個預期收益率最高。

讓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例一:願景那麼大,投入那麼小。

事實上,投入的資金量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強一點,可以五成;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弱一點,可以一成。總體來說,不推薦超過三成。

根據我們前面計算的結果,20年後,比特幣會漲到1.6億元。既然這樣,爲什麼我們投入卻不超過三成呢?

因爲,比特幣還是實驗階段,風險依然很大的。現在,我們假設比特幣成功的概率是10%。實際上,這個概率值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牢記它不是百分之百一定成功的。

現在,我們計算一下,囤幣和不囤幣的預期收益率。輸入條件如下:

·10%的概率比特幣成功,漲幅1000倍,即收益率100000%。

·90%的概率比特幣失敗,歸零了,即收益率-100%。

於是,

·囤幣的預期收益率:10%×100000%-90%×100% = 10000%-90% = 9010%

·不囤幣的預期收益率:0%

顯然,我們應該囤幣。比特幣成功的概率雖小,但是成功之後,那就是不得了的大事了。更何況,比特幣成功概率絕對不止10%,怎麼着也有三成吧。我故意寫得這麼悲觀,是想告訴大家,哪怕只有一成的把握,比特幣依然值得擁有。

但是,我們能把全部資金都投進去嗎?顯然也不能,畢竟長期來看,很大概率是要歸零的。儘快實現財富自由固然重要,保證現在的生活不受影響也很重要。

最優決策應該是,拿出部分資金囤幣,推薦不超過三成,最多不能超過一半。後面我們還會從心理的角度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如果一切順利,一輪牛市過後,你就會變成接近於滿倉。因爲,你投入的那三成資金,翻了幾十倍。到那時,你再去體驗滿倉的感覺也不遲。

就算一切不順利,比特幣不幸歸零了。你完全可以用剩下那七成資金,隨便投點啥,很快就能把損失賺回來的。對你的生活根本不構成影響。

例二:看空不做空。

根據(囤比特幣:尋找合適的夠買時機)的分析,我們可能正在迎來史上第三次最佳囤比特幣的時機。我們大概率會進入一個比特幣的築底過程,先深跌到底,然後牛市開啓。

其實,我認爲短期後市,八成會跌,但是我的決策是不賣幣。

很多人無法理解這個決策,認爲我要麼對自己的看法沒信心,要麼就是在忽悠別人。但是,八成會跌與不賣幣其實是不矛盾的。

假設我對後市看法如下:

·20%的概率漲,漲幅500%。這很正常,比特幣這玩意的漲幅我們都見過,隨便就是幾倍。

·80%的概率跌,跌幅50%。

於是,我們可以計算一下,持幣和賣幣的預期收益率。

·持幣的預期收益率:20%×500%—80%×50% = 100%—40% = 60%

·賣幣的預期收益是:0%

雖然大概率會跌,但是持幣的預期收益率仍然更高,所以我選擇繼續持幣。

出現這種反直覺的結果,是因爲比特幣漲的概率雖小,但漲起來就是暴漲;跌的概率雖大,但最多不也就是腰斬嗎?

你坐在開往未來的高速列車上,列車突然停了下來,有八成概率要倒車,1個小時之後再啓動,有兩成概率突然發車,沒趕上就再也上不來了。你會不會下車去玩1個小時,賭一把車不會突然發動?

建議不要賭,那1個小時玩不出花的,萬一小概率事件發生了,後果可就嚴重了。

對於比特幣而言,這小概率事件就是我們常說的黑天鵝事件。一旦某個經濟體爆發巨大危機,比特幣列車突然啓動,而你恰好下了車,那麼你以後就只有看的份了。

黑天鵝之所以是黑天鵝,就是因爲它沒法預測。既然不能預測,我們就不能下車。

就算幣價腰斬了,也沒啥了不起的,也就是虧掉三成資金的一半,我們還有充裕的鈔票可以用於抄底。偷着樂吧。

例三:XX幣收益可能更高,我也不碰。

我認爲未來還有很多的幣的漲幅可以超過比特幣,但是,漲幅大我也不買,這其實也不矛盾。

如果你有一筆錢:

投比特幣:20%的概率漲,漲幅500%;80%的概率跌,跌幅50%。

預期收益率是:20%×500%—80%×50% = 100%—40% = 60%

投XX幣:10%的概率漲,漲幅1000%;90%的概率跌,跌幅90%。

預期收益率是:10%×1000%—90%×90% = 100%—81% = 19%

 

還是投入比特幣的預期收益率更高。看起來,XX幣漲幅可能更高,但是,它暴跌的概率也更高。而且,平均100個幣裏面,能有1個幣的漲幅超過比特幣就不錯了。

更何況,你可能會買很多種幣,有些會漲,漲幅能超過比特幣,但另外一些肯定會歸零的。所以,在總體收益上,你想跑贏只囤比特幣的人,極其困難。強如李笑來,站臺發幣無數,也沒有能夠辦到。

以上三個例子,總結就是一句話,做決策不能跟着感覺走。

感覺會跌就去賣,感覺會漲就滿倉買,是最不明智的。大多數早期玩家沒囤住幣的原因是,只要行情來了,就完全忘記了比特幣的巨大願景,只盯着眼前的一點點得失,從而忽略了踏空的巨大風險。

作爲一個囤幣者,並不是任何情況都絕對不能賣幣的,急用錢的時候當然應該賣。但是,無論你選擇繼續囤,還是立刻賣,你的決策都必須是理性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所幸的是,作爲一個新人,相對於老人,在囤比特幣的時候,是有巨大優勢的。

通過(牛市起點的故事),你應該也發現了,很多老人其實也沒有多少比特幣。如果你還有些經濟積累的話,拿出一成資金,都比很多老人的比特幣多。

幣圈老人其實很不容易。因爲面對的都是全新的局面,根本沒有經驗教訓可以借鑑,全靠自己摸索,犯錯的機率自然很高。而新人則可以充分借鑑和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做出合理的決策,儘可能地避免犯錯。

很多老人在錯誤決策後,因爲心理負擔太重,就不會再回來囤比特幣了,他們從此也就與人生最大的機會失之交臂了。而作爲新人,大家是沒有這個負擔的。

回想起來,我寫(囤比特幣)系列,實屬偶然。哪怕在兩個月前,我也不知道我會寫這東西。所以,大家能夠讀到這些文章,冥冥之中,或有天意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