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幣圈摸爬滾打十餘載,從最初的試探性入場到後來資金規模突破八位數,我走過不少彎路,也積累了一些或許能稱之爲 “乾貨” 的經驗。如今的生活,出門選擇 2000 元左右的高端酒店,行李箱、帽子上不經意間露出的幣圈符號,都成了這段經歷的印記。相較於老一輩深耕實業的艱辛,或是同齡 80 後在電商領域的奔波,幣圈的收益確實讓我的生活多了幾分從容。今天,就把這些我認爲價值 6000 萬的經驗分享出來,希望能給同在幣圈奮鬥的你帶來一些幫助。

一、幣種聯動與獨立行情的把握

在幣圈這個生態裏,幣種之間的聯動性往往很強,而比特幣無疑是大多數情況下的漲跌領導者。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整個市場的神經,很多幣種的走勢都會或多或少地跟隨比特幣的節奏。不過,也有例外的時候,像以太這類品質強硬、根基紮實的幣種,在某些特定行情下,會脫離比特幣的影響,走出獨立的單邊行情,這就需要我們時刻保持關注,捕捉這種難得的機會。

而山寨幣則大多沒有那麼 “獨立”,它們基本逃不脫比特幣的影響。比特幣的大幅波動往往會帶動山寨幣出現更劇烈的起伏,所以在投資山寨幣時,密切關注比特幣的動向就顯得尤爲重要。

二、比特幣與 USDT 的反向運動規律

比特幣和 USDT 之間存在着一種反向運動的關係,這是我在長期交易中觀察到的一個重要現象。如果發現 USDT 漲了,那就要警惕比特幣可能會下跌,因爲 USDT 作爲穩定幣,它的上漲往往意味着市場避險情緒升溫,資金開始從比特幣等主流幣流向 USDT。反之,當比特幣漲勢較好的時候,卻是買入 USDT 的合適時機,此時可以爲後續的投資儲備好 “彈藥”。

三、關鍵時間段的交易技巧

幣圈的交易時間是 24 小時不間斷的,但不同時間段往往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把握好這些時間段,或許能讓你在交易中更佔先機。

每天的 0 點 - 1 點之間,市場容易出現 “插針” 現象,也就是價格在短時間內出現大幅波動後又快速回歸。對於國內的幣友來說,這個時間段通常是臨睡前,不妨利用這個特點,儘量低的掛個心儀幣的買入價,同時儘量高的掛個賣出價,說不定就能有意外收穫,實現 “躺賺”。

到了早上 6-8 點,這是一個判斷買入或賣出的關鍵時機,也是預測當天漲跌的重要時間點。如果從 0 點到 6 點一直處於下跌狀態,並且在 6-8 點這個時段仍在下跌,那麼這很可能是一個買入或補倉的好時機,當天行情基本會上漲;相反,如果 0 點到 6 點一直是上漲趨勢,且 6-8 點仍在繼續上漲,那就可以考慮賣出了,當天大概率會出現下跌。

另外,下午 5 點也是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時點。由於時差原因,這個時候美國的幣友開始活躍起來,他們的交易行爲可能會引起幣價的大幅波動,市場上不少大漲或大跌的行情都曾在這個時點發生,所以一定要格外留心。

四、“黑色星期五” 的參考價值

幣圈流傳着 “黑色星期五” 的說法,確實有過幾次週五出現大跌的情況,但這並非絕對,也有大漲或橫盤的情形,所以它的準確性不算特別高。對於這個說法,我們不用過分迷信,稍微留意一下當天的消息面即可,結合其他因素綜合判斷行情。

五、持倉與交易策略

對於有一定交易量保障的幣種,如果不慎遇到下跌,其實不用過於擔心。根據我的經驗,耐心持有往往都能回本,短則三、四天,長則一個月。如果手中還有剩餘的 USDT,可以採用分批補倉的方式,降低持倉成本,這樣回本會更快;要是沒有餘錢,那就安心等待,時間往往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結果,除非你買的是那些沒有實際價值支撐的 “空氣幣”。

同時,我還發現一個規律:做現貨買賣時,同樣的幣種,長線持有、減少交易次數,往往比頻繁交易的收益要大,這非常考驗一個人的耐心。我當初以 0.1 元買入的狗狗幣,一直持有到現在,已經翻了 20 多倍,這就是長線持有的力量。

最後,關於合約,我認爲它本質上和賭博類似,但還是有很多人抵擋不住一夜暴富的誘惑。我並不是要勸你完全不要玩數字貨幣合約,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你能理性、合理地去參與,控制好風險,不要被貪婪衝昏頭腦。

以上就是我這些年在幣圈總結出的一些經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幣圈市場風雲變幻,沒有永遠不變的規律,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學習、總結,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策略,祝大家都能在幣圈收穫自己的那份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