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手帶他從 2000 U 滾成 5.1 萬 U,卻在最後把他拉黑了。

這不是炫耀,而是幣圈“翻身”最直白的註腳。

他之前連爆兩倉,只剩 2000 U,找到我時像抓住救命稻草:“哥,再虧一次我就刪 App。”

典型的賠怕了又不甘心。

我給的方案極簡:

1. 首倉只用 10%。

2. 盈利立即切出去單獨放,本金不動。

3. 每單寫 50 字覆盤,發我存檔。

他聽完皺眉:“10% 能掙啥?”

我回他:“先別想着翻倍,先學會不爆倉。”

第 3 天,賬戶 +32%,他興奮得想加倉。

我按住他,把利潤提到冷錢包:“記住,利潤是下一顆子彈,不是今晚的啤酒。”

之後 25 天,我們像兩臺調試好的機器:

白天盯盤,夜裏覆盤;賺了就提,虧了就砍。

2000 → 3100 → 8800 → 1.6 萬 → 3.4 萬……

他第一次覺得“翻身”不靠運氣,靠節奏。

第 29 天凌晨,他給我發語音:“哥,我現在是不是也能帶學員?”

我沒回。不是他技術不行,而是他開始飄了。

第 33 天,他揹着我把 40% 本金梭哈一個剛開盤的 meme,沒設止損。

15 分鐘,回撤 46%。

我問他:“爲什麼不報備?”

他說:“我想驗證自己的盤感。”

那一刻我知道,他又回到原點:把市場當賭場,把紀律當廢話。

第 35 天,我發完最後一句話,然後拉黑:

“翻身靠系統,不靠靈感;子彈再多,也經不起你扣一次扳機。”

幣圈不缺神話,缺的是活到故事結尾的人。

本金大小從來不是門檻,自律纔是。

能把盈利一顆一顆攢成彈匣,纔有機會走到最後。@小花生说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