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咬着牙廈門島內上車,198平,7萬5一平方,總價1485萬。當時掏了40%首付——594萬,貸了891萬,20年等額本息,按當時基準利率4.9%算,每月月供得5萬6千多。
最開始那兩年是真熬,每月工資剛到賬就得划走大半,可2021年下半年,小區同戶型成交價摸到9萬5,一算賬,賬面浮盈快400萬。那會兒也念叨過要不要賣,可總想着“再漲漲”,畢竟是廈門島內,總覺得還能衝一衝。
誰能想到,這一猶豫就成了這輩子最後悔的事。
2022年開始往下掉,到現在,中介報的價已經跌到5萬5,總價只剩1089萬。
算筆實打實的賬:到2025年,剛好還了7年貸款,剩下的本金還有710萬左右。真要現在賣,先得還清這710萬貸款,再扣掉5%左右的稅費(大概54萬),手裏能落的錢是1089-710-54=325萬。
可當年首付就掏了594萬啊。這7年裏,光月供就還了5萬6×84個月=470萬,等於連首付帶月供,扔進去1064萬,最後手裏只剩325萬。
現在小區業主羣裏,當年沒賣的人都在沉默。每月5萬6的月供還得繼續扛,房子租出去最多1萬3,等於自己還得貼4萬3進去。有時候看着空蕩蕩的客廳,想起2021年站在陽臺算浮盈的日子,真像一場夢。
594萬的首付,7年470萬的月供,換來了現在325萬的“殘值”。這賬算到最後,連罵人的力氣都沒有,只剩下盯着月供短信時的一陣陣心慌,不知道還會不會再往下降,會降多少,拋又捨不得,不拋又感覺困在那裏有可能繼續降。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故事,此人前幾年也是意氣風發,現在難難難。$X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