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tgether 爆發前主管與異性會員與求職者「互動過當」,在離職後還發律師函討要名譽損失補償,讓創辦人吳崟睿 Mask 大喊無奈。 (前情提要:矽谷銀行SVB重生?金融時報:Peter Thiel籌建數位銀行「Erebor」,瞄準加密科技新創 ) (背景補充:韓國加密公司翻身!修法納入「新創公司」能減稅拿補助資金 )   社交服務 Eatgether 創辦人吳崟睿 11 日在臉書發文,自稱遇到「創業至今最無奈的無妄之災」。文中描述公司先前僱用的中階主管「D 先生」在離職後,以提告與媒體爆料相要脅,要求支付 6 個月薪資的名譽損失,並在網路散佈不實言論。 事件迅速在創投與人資圈流傳,連帶引爆新創公司如何判斷新任職的員工和捍衛商譽的討論。 履歷之外的盲區 根據貼文,事件起點要追溯至 2024 年底。Eatgether 為因應擴張,聘任履歷亮眼的 D 先生。雖然他曾任職直播公司與語言教育平臺主管,卻多次短暫就業又離職,加上先前有創業與法院強制執行紀錄。吳崟睿坦言,當時基於「給機會」心態,疑慮之外還是招攬 D 先生入職。 文章稱 D 先生上任後問題接踵而至,包括多月 OKR 未達標、系統操作頻出錯,甚至擅自解僱員工並放棄退費合約,造成直接損失。並且後期在公開羣組對下屬飆罵,辦公室拍桌辱罵主管,情緒管理失控影響團隊士氣。 公司曾看在生活拮据提前支薪,卻仍無法換回專業表現。描述新創公司在「搶人才」方面埋下隱患。 爆發用戶與異性同事糾紛 文章內稱,2025 年 6 月,多名女會員與女性求職者檢舉 D 先生「私下互動逾矩」。內部調查時,D 先生自承: 我用了下三濫的方式來吸引女會員,我很擅長觸動女性的心與心靈達到目的。 他也認了對公司造成「很大的壞影響」並提出離職。 Eatgether 選擇低調,盼事件就此止血。對外公關雖可暫緩風波,卻把處理權主動權交到對方手上,事後卻被追討名譽損失費用。 D 先生在離職兩週後,透過律師函要求 Eatgether 賠償,揚言不從就對外爆料「遭惡意性騷擾指控」。吳崟睿強調公司未曾公開事件,離職亦由 D 先生主動提出,因此已蒐證並委請律師提告恐嚇取財與誹謗。他們保留對違反保密條款求償的權利,並準備在必要時公開對話紀錄、截圖與錄音。 不少企業的顧問在文章下留言,表示企業面對不一般的離職員工,應早期識別、明確界線,留下事件完整紀錄,必要時果斷解僱。也有律師建議,對惡意勒索絕不可妥協,關鍵在於蒐集完整證據。 難預料的教訓是員工帶來的 危機雖帶來考驗,也迫使新創重新檢視文化與系統。吳崟睿感嘆: 我創業多年以來最深刻的一次用人教訓,我學到履歷與資歷不能代表人品與價值觀。除了專業能力,更要看誠信、情緒管理與對團隊與主管的尊重。 Eatgether 遭遇的經驗,在臺灣新創圈被不少同業轉傳,不少老闆都互相打氣,創業不易,用人唯慎。只能說新創隨著公司規模擴大,人才制度上的透明度也需要同步加碼,避免創新成果被人為風險拖垮。 相關報導 Lawsnote爬蟲程式判4年+罰款破億!為何創辦人嘆「在臺灣做新創比詐騙還可悲」 共享辦公室WeWork爆出破產,市值蒸發99%!臺灣多間加密新創曾入駐:Steaker.. "Eatgether創辦人喊無奈!曝光「主管異性互動踰矩」離職後討名譽補償"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