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en,PANews
近年來,加密貨幣從小衆實驗逐漸成爲各類機構投資組合的新興資產類別。尤其在美國,多所知名高校的捐贈基金開始嘗試用加密資產來進行資產配置,以對衝通脹或尋求長期增值機會。
大學捐贈基金是學術機構積累的資金池,通常以慈善捐款的形式存在。這些資金用於支持教學和研究,可以配置爲各種資產進行投資。
最近哈佛大學披露其捐贈基金持有上億美元的比特幣頭寸,激起了學界與市場對高校參與加密資產的廣泛關注。本文PANews將對已公開披露或被披露參與加密領域的高校進行盤點,說明其投資方式、披露時間與規模,瞭解高校在數字資產浪潮中迄今的立場與實踐差異。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的捐贈基金在財政報告與公開統計中一直位列全球高校之首,管理規模約爲 500 億美元。在加密資產的配置上,哈佛捐贈基金也擁有已知的美國高校捐贈基金中規模最大的比特幣敞口。
負責管理哈佛大學捐贈基金的哈佛管理公司在日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最新13-F文件中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持有約 190 萬股貝萊德 iShares 比特幣信託(IBIT),價值近 1.16 億美元。IBIT也成爲該基金同期第五大投資標的,僅次於微軟、亞馬遜、旅遊科技公司 Booking Holdings 和 Meta,略高於其對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的投資。
此前(The Information)曾援引消息人士稱,哈佛早在2018年就曾向加密貨幣領域投入資金,已經投資了“至少”一隻加密貨幣基金。此外,據CoinDesk報道,哈佛大學從2020年前後就一直在通過 Coinbase 等交易所悄悄購買加密貨幣。
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
布朗大學的捐贈基金以高投資回報率著稱,截至2024 財年,該基金年度回報率達11.3%,過去10年的平均年化回報爲10.8%,過去5年爲13.1%。
與哈佛、密歇根大學一樣,布朗大學的捐贈基金被傳早在2020年前後就開始在交易所購買比特幣。然而,直到今年5月,布朗大學才首次公開其比特幣投資。根據SEC 13-F披露,布朗大學截至2025年3月31日持有10.5萬股貝萊德IBIT比特幣ETF股票,當時市值約491.5萬美元。
此前布朗大學並無任何公開的加密資產投資記錄,這次披露使其成爲美國高校中繼埃默裏和奧斯汀大學之後最新宣佈持有比特幣的例子。
埃默裏大學(Emory University)
埃默裏大學於2024年10月首次在公開資料中披露了其比特幣頭寸,成爲美國首個公開此類持倉的大學捐贈基金。據去年10月25日其提交給SEC文件顯示,埃默裏大學持有近270萬股Grayscale比特幣迷你信託基金(GBTC)的份額,當時市值約爲1510萬美元。由於之後比特幣價格上漲至接近翻倍,這部分資產目前可能價值已超過3000萬美元。
埃默裏投資管理公司(EIM)負責對該大學價值超過110 億美元的捐贈基金進行財務監管。EIM首席投資官Srinivas Pulavarti透露,埃默裏大學的投資最初是以信託形式進行的,但當股票轉換爲ETF結構時,該大學被迫披露其持股情況。埃默裏會計學副教授Matthew Lyle指出,與直接買入比特幣相比,使用知名公司發行的ETF能降低安全性風險。
奧斯汀大學(University of Austin)
奧斯汀大學(University of Austin,簡稱UATX)是一所新興私立大學,其2019年創立後的捐贈基金規模約2億美元。
2025年2月,Cointelegraph報道,奧斯汀大學擬設立一支超過500萬美元的比特幣投資基金,納入其捐贈基金管理。奧斯汀大學發展高級副總裁 Chad Thevenot稱,奧斯汀大學將制定至少五年的比特幣持有戰略,並表示比特幣爲其提供了與傳統資產(股票、房地產)相似的長期價值機會。該基金會首席投資官Chun Lai對(金融時報)則表示:“當加密貨幣潛力顯現時,我們不想被拋在後面”。
此外,UATX還與比特幣服務公司Unchained合作籌資,Unchained CEO Joseph Kelly向該校的比特幣基金捐贈了2枚比特幣。UATX副教授Thomas Hogan表示,大學捐贈基金的宗旨是服務學生,而比特幣爲UATX履行培養未來領導者和創新者的承諾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學本身未直接披露捐贈基金的比特幣持倉,但該校的一支由學生運營的Blyth基金(Blyth Fund)則在去年抓住了買入比特幣的良機。2024年3月,斯坦福區塊鏈俱樂部負責人Kole Lee宣佈,Blyth基金將其約7%的組合投資於比特幣。該基金通過購買貝萊德IBIT ETF實現比特幣敞口,買入時的比特幣價格約爲45000美元。
需要說明的是,Blyth基金並不屬於斯坦福正式捐贈基金,而是斯坦福可支配資金池的一部分,賦予學生投資決策的自主權。Blyth基金於 1978 年成立,以紀念傳奇銀行家Charles Blyth,通過投資股票、債券和其他資產現在包括 BTC,僅管理着幾十萬美元級別的資產。
截至目前,斯坦福官方尚未公開任何正式捐贈基金持有加密資產的信息,但學生團隊的投資行動,表明斯坦福內存在着對加密貨幣持樂觀看法的投資者。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耶魯大學擁有美國第二大捐贈基金,價值超300億美元,但其涉足加密資產的信息同樣主要來自媒體報道而非官方披露。
2018年彭博社曾報道稱,耶魯參與知名風投基金Paradigm旗下規模4億美元基金的融資,是該基金的投資者之一。此外,CNBC還報道稱,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David Swensen也代表該校投資了Andreessen Horowitz旗下規模3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基金。
在直接投資加密資產方面,據CoinDesk報道,耶魯與哈佛、布朗、密歇根大學等校一樣,於2020年前後開始通過在加密貨幣交易所購買少量比特幣作爲投資(具體金額未披露)。
然而,耶魯未對上述投資作出公開確認或評論。目前可知的是耶魯曾涉足早期加密貨幣相關的風投基金,但尚未公開持有比特幣或ETF的具體數據,其投資態度相對謹慎,對外公開信息有限。
麻省理工學院(MIT)
麻省理工學院的捐贈基金同樣規模龐大,2024財年約246億美元,但官方公開資料中並未披露直接持有比特幣或加密貨幣ETF的消息。歷史上,MIT曾以靈活的投資風格著稱,據(The Information)的報道,MIT也在2018年就參與了區塊鏈主題風投基金的投資。
此外,根據公開信息,MIT與密碼學和區塊鏈技術研究關係密切,例如MIT媒體實驗室的數字貨幣研究項目獲得過捐贈。但截至目前,MIT官方未在SEC文件或財報中披露任何加密貨幣頭寸。這意味着,MIT或許通過此前的區塊鏈基金投資已涉足加密資產,但具體金額和時點並不透明,MIT方面也未給予公開評論。
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
密歇根大學的捐贈基金自2018年起就與加密貨幣投資有關,該校在2018年6月向Andreessen Horowitz(a16z)管理的一隻專注加密的基金CNK Fund I投入了約300萬美元。據2019年2月的一份校董會議議程顯示,該基金已被列爲“已批准的後續投資合作伙伴”,即存在可能追加投資的打算,但並未公佈具體追加金額。
此外,據CoinDesk消息稱,密歇根大學的捐贈基金也在2020年前後開始在交易所購買少量比特幣。總體看,密歇根大學的捐贈基金曾通過風險投資間接佈局加密資產,明確投入該領域的資金規模爲幾百萬美元級別,學校方面則對此並無正式公開評論。
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austin-university-launch-5-m-bitcoin-fund-5-year-hodl-strategy-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