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萬 ETH,
不是釣魚鏈接,是他對着屏幕仔細覈對後點的 “確認”。
📊 直到資產歸零他都想不通:
自己用的是 Trezor 硬件錢包,
私鑰藏在保險箱、助記詞分三份存、從不用公共 WiFi 操作……
怎麼還是被 “洗劫一空”?
我們調完他的鏈上日誌,
問題就出在兩個字:
授權。
原來他爲了盯盤方便,
裝了個號稱 “去中心化” 的錢包插件,還連了 Trezor 設備,
這插件看起來 “特別靠譜”:
✅ 支持硬件錢包離線簽名
✅ 能顯示 NFT 地板價 + DeFi 收益
✅ 推特上好多大 V 都在推薦
他覺得只是 “看數據”,沒什麼風險。
卻不知道 ——
他在綁定設備的瞬間,點了那個 “確認授權”,
而這份合約,直接把他所有地址的支配權交了出去。
⚠️ 全過程還原:
🔻 簽署的是 “ApprovalForAll” 權限合約
🔻 授權對象是黑客僞裝的 “跨鏈橋” 合約
🔻 五天後,他剛從交易所提的 620 萬 ETH 到賬
🔻 黑客觸發預設函數,瞬間轉走所有餘額
🔻 硬件錢包沒彈窗、APP 裏只顯示 “合約交互”
他確實沒點 “轉賬”,
但這個授權就像他 “提前蓋好章的空白委託書”。
對方想轉多少,根本不需要他再同意。
📌 我們介入後做了:
✅ 追蹤合約調用鏈路 + 權限生效時間
✅ 標記受害地址資金流向 + 混幣服務
✅ 聯繫相關交易所凍結涉案資產
✅ 協助警方固定電子證據 + 跨境協查
目前,有 30% 的資產已在中轉錢包被凍結。
💥 他不是沒防範意識,是太迷信硬件錢包的 “絕對安全”。
黑客從不用暴力破解,
而是用你覺得 “很安全” 的操作,
一步步把你引進預設的陷阱。
記住:硬件錢包防的是私鑰泄露,防不住你親手籤的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