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來了,比特幣安全嗎?真相比你想象的更震撼
最近,微軟宣佈研發出百萬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消息一出,比特幣持有者們瞬間緊張:
——如果量子計算機真的能破解加密算法,那錢包裏的資產豈不是不安全了?
先別慌。
你的助記詞,其實比你想象中安全得多。
一個 12 個單詞的比特幣助記詞,背後有的可能組合數量,比全宇宙所有星系的星星總和還要多。
而如果是 24 個單詞,那就更誇張了——組合數逼近 10^77,幾乎接近可觀測宇宙中所有原子的總數(約 10^80 個)。

你可以這樣想象破解難度:
假設全世界 80 億人,每個人有 10 億臺超級計算機,每臺每秒嘗試 10 億種組合——
結果?依然需要 10^40 年 纔可能猜中一次。
要知道,宇宙的年齡只有 140 億年。
換句話說,你得把宇宙重啓 一萬億億次 纔有機會。

那量子計算機呢?
微軟這次的突破是使用了“拓撲量子比特”,不同於谷歌的方案。
普通量子比特很脆弱,稍微受到干擾就會失效;
而拓撲量子比特像是被打了結的橡皮筋——無論你怎麼拉伸扭曲,結依然穩固。
這種穩定性意味着,量子計算機的規模有可能擴展到上百萬個量子比特。
但即使如此,要想破解比特幣,還需要成千上萬經過糾錯的“邏輯量子比特”,現實距離這個目標仍很遠。
更重要的是,防禦早已在路上
2024 年,美國 NIST 已經發布了後量子密碼學標準。
許多區塊鏈項目也開始升級爲抗量子簽名算法。
行業並不是坐以待斃,而是積極構建防禦體系。

真正的革命
更值得震撼的是,這種加密強度的“數學堡壘”,任何人都能免費擁有。
一部 50 美元的智能手機,就能在毫秒內生成這種銀行級的安全性——和華爾街服務器一個級別。
這意味着,任何人、任何地方,都能在沒有銀行、沒有政府參與的情況下,安全地存儲和轉移財富。
一個難民的手機,和一個億萬富翁的數據中心,在加密能力上是平等的。
這種數學平權,正推動着全球金融版圖的變化。
它不僅保護着加密資產,還支撐着市值 1700 億美元的穩定幣市場,並將繼續改變全球資金流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