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經濟學視角下的$LA:3%通脹率背後的價值守恆邏輯
評估通證價值,需穿透價格看供需框架。$LA的10億總供應量並非靜態數字,其設計的“質押-獎勵-銷燬”閉環形成了動態平衡:年3%的通脹率僅用於節點維護獎勵,而跨鏈交易手續費的20%將直接銷燬,當生態活躍度提升,銷燬量有望超過通脹量,形成“通縮螺旋”。
從數據看,當前質押率已達35%(約3.5億枚鎖定),實際流通盤僅6.5億枚,而隨着跨鏈需求增長,假設單月新增100萬筆驗證請求(每筆消耗0.1$LA),年銷燬量即可達1200萬枚,遠超3000萬枚的年通脹(10億×3%),流通盤將進入淨減少階段。這種供需結構下,0.3美元的價格更像是“生態冷啓動期”的低估,當銷燬機制開始主導流通量變化,價格向1.5美元的遷移,本質是通證稀缺性的價值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