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速覽

  • 8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將提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 出任美聯儲理事。


    此舉引發市場熱議,焦點集中在他的政治背景、政策傾向及潛在影響。

📊 市場核心觀點

1. 爭議與質疑

  • 經驗不足:Natalliance的Brenner直言,米蘭既無市場經歷,也無商業背景,是“純政治人物”,提名恐難獲參院通過。

    政治色彩濃:部分人士擔心他會試圖“改造美聯儲”,但執行難度大。

2. 實際影響或有限

  • PGIM的Tipp:歷史上來自政府的美聯儲官員未必聽命總統,最終影響或低於預期。

    牛津經濟的Sweet:對貨幣政策走向意義不大,關鍵看能否趕在9月會議前確認提名。近期降息預期源於經濟數據,而非人事變動。

3. 政策傾向:鴿派

  • Mischler的Di Galoma:米蘭傾向降息,對市場屬利好。


    BNY的Velis:意外人選,但立場明確偏鴿;休會期任命可繞過參院批准,任期至下屆國會結束。


    Hatfield:雖有爭議言論,但主要作用是加大對鮑威爾的降息壓力。

4. 市場預期已消化

  • Chandler:9月降息已成市場共識,年內至少再降一次,米蘭提名不會改變大方向。

🎯 關鍵信號

短期:若9月前確認,反對票或增至三張,但整體政策仍以降息 爲主。

  • 中期:米蘭上任可能強化鴿派聲音,但真正焦點在下一任美聯儲主席人選。


    長期:人事任命本身影響有限,市場對降息路徑已有預期。

結論:米蘭的提名更多是政治動作而非政策拐點,市場關注的仍是經濟數據與主席接班人。

日內關注:LNIK ASR FXS

#美国加征关税 #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 #ETH巨鲸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