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通,金色財經

時光荏苒,八載春秋如流水。回望過去的八年,區塊鏈技術從極客實驗成爲全球金融焦點;加密行業從野蠻生長到合規發展;幣安也從初露鋒芒的初創平臺一躍成爲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領跑者。

八年的時間,足以讓加密行業格局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也讓獨具匠心精神的幣安成爲業內第一拓荒者。

萌芽、破土、拓荒

幣安的故事要從2017年講起。

2017年1月,幣安正式創立;同年7月14日,幣安正式上線了加密貨幣交易平臺。彼時,正值加密市場牛市,BTC一度漲至近2萬美元,各大老牌交易所正佔據加密交易市場半壁江山。幣安作爲後起之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必須要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步步爲營,抓住機遇奪得市場份額,並在交易所大戰的壓力下殺出重圍?

首先,幣安抓住了第一筆融資帶來的機遇。2017年6月26日至7月3日,幣安以0.1 美元的價格發行 2 億枚 BNB 代幣,成功籌集到 1500 萬美元,這是幣安的第一桶金——爲幣安的技術研發、推廣運營等計劃奠定了資金基礎。

其次,幣安敏銳抓住了國際市場的政策紅利。2017年4月,日本施行(資金結算法)修正案,承認比特幣是支付手段,堪稱當時全球加密金融最具活力地區。藉此,幣安火速將業務遷往日本,這一舉動成就了幣安的國際化道路,自此,幣安開始將目光投向全球市場,在更多國家地區開疆擴土。

擴張、合規、深耕

2018年後,不論是全球戰略擴張,還是深耕產業發展趨勢,幣安都進入了瘋狂生長模式。並順應行業監管方向,朝着合規化交易所的方向邁進一大步。

2018年,幣安的全球擴張計劃先後將馬耳他、百慕大、烏干達、新加坡等地提上日程。在Richard Teng於2023年末接過帥印後,不惜投資10億美元,重塑幣安的合規發展之路。截至2025年上半年,幣安已在阿根廷、阿聯酋、法國、意大利、立陶宛、西班牙、波蘭、瑞典、巴西、澳大利亞、印度、泰國、印度尼西亞、馬耳他、荷蘭、德國、奧地利、盧森堡、巴哈馬、塞舌爾等21個司法管轄區獲得合規牌照。

在全球擴張與合規轉型之路上,幣安同時依託自身積累的技術優勢與用戶基礎,持續推進在底層公鏈、DeFi、Layer2、穩定幣等關鍵賽道的佈局。這不僅爲其全球化擴張奠定技術基礎,也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與技術迭代升級。

2010年,幣安推出Launchpool,將質押平臺幣或者主流幣用於新幣挖礦的模式引入幣安交易所,不僅幫助新項目進行代幣分發,還讓用戶在中心化交易所感受DeFi的新玩法。

2020年9月,幣安在幣安鏈的基礎上推出幣安智能鏈(BSC),高性能、低Gas費的優勢使其成爲全球第二大公鏈。Solana、Avalanche等公鏈在幣安智能鏈的啓發下不斷推動行業技術迭代創新。自此,以太坊一家獨大局面被悄然改寫。2022 年,幣安鏈與幣安智能鏈整合爲 BNB Chain,並獨立運營。2023年6月,幣安繼續進行生態拓展——opBNB測試網正式推出,並於9月正式上線,這也標誌着幣安正式進軍L2。

跨界、破繭、領航

幣安在官網這樣書寫自己的夢想:“我們的使命是成爲未來世界加密資產的基礎設施提供商。”加密貨幣的遠期未來是怎樣的也許無法估量,但今年最值得關注的四大方向莫過於加密貨幣ETF審批、加密公司扎堆IPO、加密財庫企業漸多、穩定幣大潮。在當前的市場局勢下,幣安會如何參與其中,並錨定基礎設施供應商的定位?

自美SEC於2024年1月10日批准比特幣現貨ETF,並於2024年1月11日開始交易後,ETF就成爲了行業發展大勢。各大機構爭相進場,傳統金融正參與並重構加密市場格局。因此,BNB ETF一定是幣安帶給投資者的下一個驚喜。

今年4月,VanEck 已在特拉華州註冊 BNB ETF並於5月提交了BNB ETF的S-1文件。早在此前,BNB ETF已有兩款產品面世:Amun BNB ETP已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交易;註冊於瑞士的21Shares Binance BNB ETP已在奧地利、瑞士、德國、西班牙、法國、意大利、荷蘭擁有市場銷售權。有預測消息認爲,若BNB ETF最終通過審批,或爲BNB帶來超50億美元增量資金。幣安也會進一步成爲連通傳統金融與加密資產的橋樑,在跨界融合之路上越走越遠。

除了ETF設想,幣安上市也是值得期待的大事件。雖然幣安尚未完成上市目標,但顯然,加密公司的IPO浪潮已經不可阻擋。6月5日,Circle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首日股價飆升超過160%。Circle的成績力證了傳統金融對加密市場的信心,加密企業正開啓傳統金融曾走過的IPO時代。幣安作爲行業燈塔,上市只是時間問題。

另外,BNB的價格表現或將因加密財庫企業的儲備動作而不斷飆升。7月28日,10 X Capital 宣佈在 YZi Labs 支持下進行 5 億美元私募融資以建立 BNB 財庫;7月25日,納斯達克上市生物技術公司Windtree Therapeutics簽署5.2億美元新融資協議,將用於購買BNB;6月24日,彭博社報道指出:加密貨幣資金管理公司Build & Build Corporation正尋求融資1億美元,以收購BNB;同日,納斯達克上市公司Nano Labs宣佈將通過可轉債私募方式籌集5億美元資金,初期擬用於購入價值10億美元的BNB,並計劃長期持有BNB流通量的5%至10%。

受系列利好消息影響,BNB於7月28日漲破850美元,達到歷史新高。BNB的猛漲凸顯了市場信心的不斷增強,機構、散戶投資者們正將BNB視爲具有強勁上漲勢能的極具韌性的、可長期進行價值投資的主流資產。

BNB正成爲加密財庫企業資產配置多元化的選擇之一,並受投資者青睞——BNB的市場領導地位正迅速提升。隨着更多加密財庫儲備計劃的真正落地,BNB的市場話語權和競爭力也將顯著提升。

而隨着BNB話語權的提升,幣安再度進軍穩定幣市場也不無可能。穩定幣賽道的競爭本質是 “貨幣權力” 之爭,老牌的穩定幣發行人Tether、Circle之所以穩賺不賠,其重要支撐因素之一在於有真實的落地應用場景。若幣安在未來擁有更加完善的生態、更大規模的用戶體量,憑藉其市場佔有地位和穩定幣發行經驗,再次躋身穩定幣從中分羹也是水到渠成,幣安再度破繭指日可待。

戰略、執行、用戶

八年創業篳路藍縷,幣安用踏實行動和堅定信念將自己打磨得璀璨耀眼。戰略正確、執行精準、用戶中心是幣安成就自己的三大利器。

如前文所述,幣安從初創之時就抓住了每一次發展機遇,從國內到出海、從公鏈到各條產品線,幣安敏銳把控了每一次行業脈動,用正確戰略引領企業發展;幣安在2023年的監管危機中淡定從容,不懼生死時刻考驗,用三大行動展現了幣安風度:全球區域市場總監Richard Teng接任趙長鵬位置,確保公司穩定運營、接受美國政府外部監督員、支付43億美元天價罰款,執行精準成就了幣安臨危不懼的底色;創始人何一八年如一日的扮演幣安首席客服角色,用實際行動表明幣安以客戶爲中心的決心,也重塑了加密貨幣行業的服務標準。

從2017年的螢火之光到2025年的星河璀璨,幣安在八年時間裏穿越牛熊週期、經歷行業沉浮而屹立不倒。這不僅是利劍成鋒的企業發展史,更是加密貨幣行業演進啓示錄。下一個八年,幣安將繼續領跑加密行業繁榮擴張大時代,演繹波瀾壯闊的加密變革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