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已經成爲非常成熟的基礎設施了,未來大方向主要有三個:整合收益、智能套利、與CeFi融合。

最近上線幣安現貨的項目Treehouse,隱含了這三個方向,可以說是典型範例了。

我們可以藉助Treehouse去窺視DeFi賽道的未來發展趨勢。

1、DeFi從碎片化到標準化轉型 DeFi 當前的利率環境高度碎片化,受流動性池、抵押品類型和市場情緒影響,導致收益率波動劇烈,無法支持複雜的固定收益產品如債券或衍生品。

針對這個問題,Treehouse引入了DOR(Decentralized Offered Rates),即去中心化基準利率框架。

這是一個大家一起決定的“標準利率系統”,像遊戲一樣獎勵準確預測的人,避免操縱。

它能幫助開發更多產品,比如對衝風險的工具。目前第一個 DOR 是針對以太坊質押的利率。

這套機制可以成爲 DeFi 利率的“錨點”,類似於美聯儲基金利率對 TradFi 的作用。

這也爲機構進入 DeFi 鋪平了道路,要知道,機構厭倦高波動但青睞可預測回報。 

2、智能套利模型 用戶存款 ETH 或 LSTs(Liquid Staking Tokens,如 stETH、rETH),可以獲得tAssets(如 tETH),參與自動化利率套利策略,賺取真實收益率。

也就是說,你把以太坊或類似資產存進去,它會聰明地自動在不同地方“套利”(找高利息機會),幫你賺4%到更高的年化收益。

這不同於傳統 staking 的被動持有,而是主動捕捉借貸/質押利率間的價差,實現 4%-數十%的複合回報。

同時,tAssets 可無縫集成 Aave、Curve 等協議,支持借貸和流動性提供,形成閉環生態。 

3、CeFi與DeFi 融合 之前大家都把DeFi看作是一個獨立的金融系統,但是這一輪週期中,市場中出現了鏈上美股、鏈上美債等RWA資產。

這就意味着傳統資產正在上鍊,與鏈上的金融基礎設施進行融合。

因此,CeFi與DeFi的融合是大趨勢。

DeFi 需要 CeFi 的穩定性來吸引萬億美元級機構資金。

固定收入是 DeFi 的“缺失環節”,也是推動主流採用的關鍵。

所以,不只是CeFi需要DeFi,DeFi也需要CeFi。 

總結一下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Treehouse就像 DeFi 裏的“穩定收入銀行”,幫助用戶們用數字資產(如以太坊)賺取可靠的利息,而不用擔心利率亂七八糟的變化。

Treehouse 填補了 DeFi 的空白,讓普通人更容易賺穩定錢。

長期看,如果加密市場漲,Treehouse可能變成 DeFi 的“基準工具”,像傳統金融的利率標準。

總之,Treehouse這個項目的定位代表了DeFi的未來發展方向,可以重點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