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寫給迷茫期的兄弟,很多人認爲,交易成功是那種反應快、頭腦靈、技術牛、勝率高的“聰明人”其實我也是煞筆,說句最實在的話:我不是靠聰明交易,而是靠一直的熬。
說句心裏話,我不是特別聰明的人,
我既不是那種一眼看穿盤面,一下子就能抓住關鍵點的人,也不是學什麼都飛快那種人。
反而我剛入行的時候,大家常犯的錯誤我基本全犯過,包括頻繁交易,重倉博弈,追漲殺跌,不設止損等等。 很多人以爲都是靠堅持,其實都是硬撐死扛
01、熬過“認知焦慮期”
19年剛入圈,剛開始那幾年,我以爲虧損就是因爲技術不夠,所以瘋狂看書,學指標,找課程,什麼波浪理論,布林線,k線,均線,江恩大師圖表,什麼火我就學什麼。
但是隨着學的東西越來越多,我腦子卻越來越亂,因爲經常會遇到指標打架,信號打架,也會遇到不同人,不同交易觀念的碰撞。
因爲剛接觸,於是我在不停地學習,不停測試,不停換系統的過程中越來越迷亂。
後來我才意識到,這不是技術問題,這是認知焦慮。你知道得太雜,但不清楚該怎麼用;你看得太多,但沒建立自己的判斷框架。所以所有學到的東西對當時我的來說,就是垃圾的堆砌。
那個時候簡直是我人生的至暗時刻了,因爲你在一次又一次的策略失效中,開始深度地懷疑自我,覺得自己是不是太笨了,那個時候自媒體也沒這麼發達,也沒人可以給你指條路,真的是鑽進死衚衕就很難出來了。
後來也是因爲看過了很多書,比如(趨勢交易法),(澄明之境)等等,我把裏頭的各種交易方法都做了大量的覆盤,我發現我不需要接收這麼多的“雜音”,我只需要幾個指標,一個系統,做幾個幣種,做一類行情就夠了。
我開始刪掉無用的工具,保留最核心的那幾個指標。從追求“懂得多”,轉向“用得明白”,這是個很痛的轉變,但必須經歷。
化繁爲簡之後,我反而看清了很多交易的真相,才最終找到了自己的路。
認知焦慮這關,你不熬過,就永遠在換系統、換方向、換策略中徘徊,交易一定是原地踏步的。
篇幅限制,後續還有2點和總結再更新,如對你有益,關注一個少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