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突然以《反俄法案(S.1241)》爲由放話:若中國繼續購買俄石油,將對相關企業徵收最高500%關稅,企圖切斷俄能源資金來源、施壓中國。
但不到24小時,中國便強硬回擊:外交部明確表示能源採購是自身需求,不接受外部干涉;同時,大連港等接收超240萬噸俄原油,用實際行動表明立場。
中國有底氣堅持的原因在於:俄油價比中東低15%,對煉廠吸引力大;結算多采用“人民幣+盧布”,繞開美元體系。此外,中方還提出反制:若美方加稅,將對美出口關鍵商品對等徵稅。
美國此舉或與國內選舉相關,試圖兌現“遏制中俄”承諾,但效果有限。俄羅斯明確稱與中國能源合作不受影響,印度、馬來西亞等國也在擴大與俄能源合作,美國“二級制裁聯盟”響應者寥寥。
儘管美方將7家中國能源公司列入“觀察名單”,但中國上半年自俄進口原油仍增長7.6%,能源結構“脫美元化”趨勢明顯。這表明,在國家能源利益上,中國不會因外部施壓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