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幣圈摸爬滾打這麼多年,爆倉的絕望、虧掉首付的心痛、凌晨三點盯着K線痛哭的夜晚,我都經歷過。如今賬戶穩定盈利13萬U,最大的感悟不是“終於找到賺錢密碼”,而是真金白銀換來的教訓,比任何指標都珍貴。
常有人問:“小婉,你現在咋選幣?”說實話,我的方法樸素到你可能想笑,但正是這套方法,讓我從“虧貨”逆襲“穩賺”——十年試錯才明白,賺錢的路,藏在最樸素的規則裏。
選幣三部曲:避開90%的坑,就靠這三步
第一步:只盯活躍幣種,死氣沉沉的再便宜也不碰
每次選幣,我打開交易所先幹一件事:拉最近半個月漲幅榜,把單日漲超10%、成交量突然放大3倍以上的幣,納入自選池。
道理很簡單:只有資金關注的幣,纔有波動、有賺錢機會。
2018年我栽過大坑:拿1萬U買了個“破發90%”的山寨幣,覺得“夠便宜”,結果每天波動不到1%,拿半年虧了手續費,最後割肉離場。現在想通了:死氣沉沉的幣,就像沒人逛的商店,再便宜也賺不到錢。
現在我的自選池永遠不超10個幣,全是近期有異動的主流幣、二線藍籌。比如前段時間SOL連續3天漲超8%,我加到自選,後來抓住一波30%行情,賺了2.3萬U。記住:資金在哪,機會就在哪。
第二步:趨勢爲王,月線MACD金叉才進場
技術指標我早不折騰了,現在只看一個:月線MACD金叉。金叉沒出現,任它怎麼蹦躂都不碰;金叉形成了,再考慮進場。
2021年牛市,靠這招躲過無數“假反彈”。當時BTC從6萬跌到3萬,一堆人喊“抄底”,我看月線MACD還是死叉,硬忍住沒動。直到月線金叉形成,BTC漲到4萬時進場,雖沒抄到底,但抓住後面漲到6.9萬的主升浪,一波賺回之前虧的5萬U。
“別想着抄底”是十年最痛的教訓。 總覺得“跌到位”的人,往往抄在半山腰。趨勢來了再進場,賺不到“魚頭”,但能穩穩喫“魚身”,夠了。
第三步:精準買點,60日均線是“生死線”
選好活躍幣種、等來了月線金叉,最後一步等買點——價格回踩60日均線 + 成交量放大,這是我重倉信號。
ETH去年從1200美元漲到2000美元,中間回踩60日線三次,每次我都加倉。第三次回踩時,價格跌到1600美元(60日線附近),成交量突然放大到前一天2倍,我果斷加3萬U,後來漲到2400美元,一波賺4.8萬U。
不到這個位置,寧願空倉。 2022年SOL離60日線差5%,我沒忍住提前進場,結果真跌回60日線,多虧及時止損纔沒虧大錢。現在記住了:差1%都等,市場不缺機會,缺耐心。
交易紀律:比選幣更重要的“保命符”
1. 線上持有,線下走人
現在持倉邏輯就一條:價格在60日均線上方就拿着,跌破就走人。 不管之前漲多好、社羣怎麼喊“利好”,跌破60日線就認慫。
去年有個幣從5美元漲到15美元,我賺了不少,但它跌破60日線那天,我二話不說全清了。後來它跌到3美元,社羣裏“死扛”的人,本金虧了80%。這規則至少救我20次,避開無數深套。
2. 階梯止盈:別想“喫完整條魚”
以前貪心“喫全魚”,結果賺100%能回吐到只賺20%。現在學乖了:
盈利30%,出一半倉位,落袋爲安;
盈利50%,再出剩下的一半,收回大部分本金;
最後留25%倉位跟趨勢,用移動止損拖着。
上次做BNB就靠這招:100美元進場,130美元出一半,150美元再出一半,最後25%倉位跟漲到180美元才止盈,總盈利比一次性止盈多賺20%。記住:賺多賺少是市場給的,保住利潤是自己能控制的。
3. 跌破60日線立即止損,沒有例外
這是爆倉換來的鐵律。 十年前第一次爆倉,就是跌破關鍵位還幻想“反彈”,結果從5000U虧到0。現在不管虧多少,跌破60日線就止損,最多難受一天,總比爆倉強。
上個月做AVAX,跌破60日線時虧800U,按紀律止損,後來它又跌40%,很多人虧到罵娘,我拿着剩下的錢做別的幣,已經賺回來了。
十年心得:機械化操作,纔是散戶生存之道
很多人覺得這套方法太“機械”,不像“高手”路子。但我見過太多“技術大神”爆倉、“消息靈通人士”虧光——幣圈最狠的鐮刀,割的就是“聰明過頭”的人。
我的方法能活十年,核心不是多精準,而是:
減少決策次數: 只看月線MACD和60日線,不用每天糾結“買還是賣”;
屏蔽情緒干擾: 不管漲多嗨、跌多慘,按規則操作,像機器一樣沒感情;
接受不完美: 不抄底、不逃頂、不喫完整條魚,只賺看得懂的錢。
現在賬戶裏的13萬U,不是靠某一單暴利,是靠無數次“小賺+不虧大錢”積累的。市場永遠有機會,但大多數人永遠在重複“追漲殺跌、死扛不止損”的錯誤。
如果你能聽懂這些,把“選幣三部曲”和“交易紀律”貼屏幕上,每天看一遍,至少能避開我十年前踩的坑。不信?沒關係,市場會教你——但希望你別像我一樣,用幾十萬U的虧損才明白這些道理。
幣圈賺錢的路,不在“祕籍”裏,在“做到”裏。 能執行這些規則,你就超過了90%的散戶。要是覺得執行力跟不上,不妨關注蘇小婉,跟着小婉學習操作,一步步踏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