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6 月,我的賬戶餘額定格在 9876 元。因爲盲目跟風炒山寨幣合約,500 萬本金灰飛煙滅。​

在出租屋吃了半個月泡麪後,朋友的一句 “BTC 跌到 2.4 萬了”,讓我決定用僅剩的 10 萬做最後一搏。​

這次我只做了三件事,卻徹底改變了命運:​

1. 砍掉所有幻想​

不再幻想一夜暴富,摒棄那些不切實際的翻倍夢,接受幣圈的高風險,也認清自己只是個普通投資者,只能靠穩健操作慢慢積累。​

2. 定下鐵律​

單筆倉位絕不超過 5%(即 5000 元),這樣即使一單虧損,也不會對整體本金造成太大沖擊。​

止損嚴格控制在開倉價 3%,到了止損點,無論多不甘心,都必須果斷平倉,絕不猶豫。​

每盈利 100%,強制提走 30% 本金,落袋爲安,讓利潤真正變成自己的錢,也爲後續操作留足安全墊。​

3. 只盯主流幣​

死磕 BTC/USDT 永續合約,遠離山寨幣的誘惑。主流幣相對透明、穩定,被操控的可能性小很多,風險更可控。​

第一戰就充滿驚險。4 月 10 日,發現 CME 出現機構溢價多單,同時幣安永續合約資金費率爲負。這意味着機構對 BTC 有看漲情緒,而市場短期做空力量較強,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間。​

我在 2.41 萬果斷 10 倍槓桿做多,倉位 5%。當價格跌到 2.35 萬,賬戶浮虧 6000 元接近止損時,我發現空頭在不計成本開倉,這很可能是空頭陷阱。於是我反人性操作 —— 追加保證金、降低槓桿,最終在 2.79 萬止盈,單筆獲利 3.8 萬,本金回到 13.8 萬。​

6 月的 ETH 行情是真正的生死考驗。市場一片看漲聲中,我發現 OKX 持倉量暴增但鏈上轉賬量不足,這是典型的誘多信號,說明很多持倉只是表面現象,實際資金並未真正入場。​

我在 1930 果斷做空,臨近止損時發現資金費率異常飆升,這表明多頭力量在短期內過度聚集,後續難以爲繼,於是果斷調整策略,最終在 1800 平倉,本金突破 25 萬。​

11 月的感恩節,我捕捉到幣安 BTC 儲備金銳減、灰度溢價率收窄的關鍵信號。儲備金銳減可能意味着有大資金入場吸籌,灰度溢價率收窄說明市場情緒在好轉。我在 3.4 萬 5 倍槓桿做多,這一單狂賺 12 萬,本金直接突破 50 萬。​

到 2024 年 3 月,通過嚴格執行這套倉位管理策略,我的本金奇蹟般滾到了 520 萬。​

現在的我,電腦屏幕永遠分三屏:左屏 CME 持倉數據,中屏幣安儲備金變化,右屏鏈上指標監測,時刻關注市場動態,爲每一筆交易做足準備。​

而讓我本金突破 200 萬的那筆交易,藏着一個關鍵的掛單技巧。​

那是在 2023 年 12 月底,BTC 在 4.2 萬到 4.5 萬之間震盪了半個多月,市場情緒低迷,多空雙方僵持不下。我通過左屏 CME 持倉數據發現,機構多單持倉量在緩慢增加,中屏顯示幣安的 BTC 儲備金也在持續小幅減少,種種跡象表明,可能會有一波上漲行情,但短期內突破 4.5 萬阻力位的難度較大。​

當時我計劃做多,但如果直接在現價 4.3 萬開倉,一旦價格繼續下探,很容易觸發止損。於是我運用了 “階梯式掛單法”。​

我將 5% 的倉位(當時本金約 180 萬,5% 就是 9 萬)分成三部分,分別在 4.25 萬、4.2 萬、4.15 萬這三個關鍵支撐位掛了多單。之所以選擇這三個價位,是因爲它們是前期多次震盪的低點,有較強的支撐力度。​

同時,我在 4.6 萬掛了止盈單,止損則設置在 4.1 萬,嚴格遵守 3% 的止損鐵律。​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兩天,BTC 價格先是下探到 4.2 萬附近,觸發了我在 4.25 萬和 4.2 萬的掛單,隨後又小幅跌至 4.18 萬,雖然沒觸發 4.15 萬的掛單,但也讓我的持倉成本降到了 4.23 萬左右。​

第三天,市場突然發力,BTC 價格一路飆升,突破 4.5 萬阻力位後,在 4.6 萬附近徘徊,我設置的止盈單成功觸發,這一單總共盈利約 22 萬,本金順利突破 200 萬。​

這個掛單技巧的關鍵在於,它既避免了因直接追高而導致的高成本持倉,又能在價格回調時逐步建倉,降低整體持倉成本,同時通過設置多個支撐位掛單,提高了抓住行情的概率,還能嚴格控制風險,一旦跌破止損位,損失也在可承受範圍內。​

如果你也在幣圈深陷虧損,或者想用小資金逆襲,但在開始前,請先問自己:能不能像我一樣,把每一筆交易的止損單,當成不可觸碰的生命線?幣圈沒有絕對的必勝法,只有嚴格的紀律和不斷總結的經驗,才能在這個市場中存活並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