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聯盟向川普求援,指控大銀行阻撓開放銀行規則

由加密貨幣、金融科技、零售和餐飲業組成的貿易組織聯盟,正敦促川普總統為開放銀行規則辯護,抵禦全美最大銀行的「法律攻擊」。7 月 23 日,包括區塊鏈協會、加密貨幣創新委員會和金融科技協會在內的組織聯名致信川普政府,指控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銀行正透過訴訟阻止新開放銀行規則的實施,並對金融科技和加密貨幣應用程式徵收「驚人」的數據費用。

加密貨幣-金融科技-貿易組織-開放銀行圖源:FTA 由加密貨幣、金融科技、零售和餐飲業組成的貿易組織聯盟,正敦促川普總統為開放銀行規則辯護

據(彭博社)7 月 11 日報導,摩根大通計劃開始向金融科技公司收取存取客戶銀行帳戶數據的費用,費用因資訊使用方式而異,支付公司面臨更高收費。

聯盟在信中明確表示:「金融數據屬於美國人民,而非銀行。選擇金融工具和控制個人數據的自由,是自由市場和個人自由的基礎。」該信函敦促川普政府在 7 月 29 日前提交法律簡報,要求法院確認消費者而非銀行擁有其金融數據。

開放銀行規則遭銀行產業集體抵制,安全疑慮成爭議焦點

開放銀行是一個讓消費者透過 API 安全地與第三方應用程式分享金融數據的架構。美國的開放銀行規則於 2022 年提出,並於 2024 年 10 月 22 日正式敲定,賦予消費者跨平臺分享金融數據的權利,這被視為穩定幣、去中心化金融應用程式和加密貨幣入金管道的關鍵基礎建設。

然而,就在規則敲定的同一天,代表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和美國銀行等主要銀行的銀行政策研究所立即提起訴訟,試圖阻止該規則實施,聲稱此舉存在安全風險並對現有銀行造成不公平負擔。值得注意的是,開放銀行在英國、巴西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已是既定現實,美國在這方面相對落後。

大銀行一邊打官司一邊搶進加密貨幣市場,立場矛盾引關注

諷刺的是,正當美國銀行在法庭上挑戰開放銀行規則時,它們卻在穩步深入數位資產產業。2024 年 5 月,萬事達卡和包括富國銀行在內的 10 家美國央行參與了代幣化試點計劃,測試代幣化銀行存款和美國國債的即時結算。

7 月 15 日,摩根大通為「$JPMD」申請美國商標,這是一種用於機構結算的區塊鏈穩定幣,計劃提供廣泛的加密貨幣相關服務。

這種看似矛盾的行為:一方面阻止開放銀行促進金融創新,另一方面卻積極進軍加密貨幣市場。引發外界對大銀行真實動機的質疑。

川普總統如今面臨微妙的政治選擇,作為全球領導人中最直言不諱的加密貨幣支持者,他在 7 月 18 日簽署(GENIUS 法案)時承諾「讓美國成為世界加密貨幣之都」。

然而,川普政府現在必須在支持金融創新與維護傳統銀行產業利益之間做出選擇。這場數據主權之戰的結果,將深刻影響美國金融服務業的未來格局,決定消費者是否能真正擁有自己的金融數據控制權。

『銀行對科技業收高額數據費!協會致信川普:數據屬於人民還是銀行?』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加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