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趨勢和時間尺度,談任何策略,都是詐騙。

天底下就沒有任何一種策略是能完美適配於所有趨勢和所有時間尺度的。

聽清楚了,不是萬能的策略很少,而是萬能的策略,一個都沒有。



所謂的浮盈加倉,針對的是長週期的單邊趨勢。

浮盈加倉的本質不是浮盈,而是通過浮盈來重複確認自己對趨勢的判斷。

比如我通過數據和市場分析出了明年市場需求將翻倍,某個公司銷量和業績也會隨之翻倍,這個增長會慢慢兌現並使得公司股價在未來一年逐步翻倍,這就是我對趨勢的早期判斷。

但問題是,我不能因爲一個判斷就滿倉幹進去啊,萬一判斷錯了咋辦?

所以,市場需求翻倍之後,我要先配置一部分倉位,然後觀察市場的進一步反應。

這時候,如果由於原材料或者生產線的問題,增加的需求反而被別的小企業瓜分了,上市公司反而沒喫到,那就相當於判斷失誤了,就要重新觀望甚至平倉止盈止損。

而正常情況下,翻倍的需求大部分都被我關注的行業龍頭公司喫掉了,後面公司業績確實在翻倍,那就相當於進一步確認了我的分析判斷,那我的預測準確性就更高了,我就可以進一步加倉。

再然後,股價也慢慢上漲兌現了公司的業績增長,那就說明我的預測徹底得到了證實,那我就可以加倉到滿倉,來靜待盈利的兌現了。

這時候,如果來個反轉,我確實會虧更快更多。但問題是,哪來的反轉呢?隨着市場一步步驗證我的分析預測,我預測的準確性越來越高,反轉的概率只會越來越小。

本質上,浮盈加倉不是因爲浮盈,而是因爲浮盈背後的市場反饋一步步在確認我的預測,我的預測準確性越來越高,倉位自然也就可以加的越來越重了。



很多人一反駁浮盈加倉就喜歡聊動能,問題是這倆概念根本就不在一個時間尺度上。

真正的浮盈加倉針對的都是長週期,放在股市裏那得是幾個月甚至幾年。

比如一個新政策導致憑空出現了十倍需求的市場缺口,這個缺口需要相關行業幾年才能填平。這時候你聊動能釋放?你分析漲了倆月了能量會不會釋放走勢會不會反轉?

什麼時候聊動能?短期聊動能,震盪市聊動能,多空對抗零和博弈的市場可以聊動能。

比如期貨,比如在現貨市場沒啥特別的異常消息的情況下,各個品種每年乃至每個月的走勢都是基本不該有太大變化的。這時候,多空和動能就是造成價格漲跌的主要因素,這時候,反彈甚至反轉就會是常態。

藉着到了對應月份,多頭積蓄力量攻一波,價格就上漲了。但因爲額外漲幅主要來源於多頭,沒有額外支撐,多頭彈藥耗盡或者獲利了結,動能就耗光了,就會反彈下跌。藉着這一波利空,空頭再反打一波,甚至反彈會變成反轉。然後空頭彈藥耗盡或者獲利了結,又變成多頭反攻,如此反反覆覆,就是短期震盪的市場。

這種市場,這種時間尺度,就得分析能量,就不能搞什麼浮盈加倉,因爲這種市場是短期震盪市場,浮盈沒有意義,不但不能作爲對長期趨勢的驗證,甚至反而可能是個反向指標。



最後,還是開頭的那句話。

天底下就沒有任何一種策略是能完美適配於所有趨勢和所有時間尺度的。所以,如果你想要使用某個策略,一定要對目前的市場趨勢和你準備進場離場的時間有個大致的預判。

如果你沒有這兩個預判,那無論短期你的策略有多完美,無論你的策略給你賺了多少錢,總有一天,你都會被你自認爲完美的策略害死。而且,是你今天賺得越多,未來輸得越慘。


大部分的外行,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找永恆的聖經找萬能的祕籍,最喜歡討論的就是絕對的對錯。

但實際上,投資和交易裏,根本不存在永恆的聖經,也沒有萬能的祕籍。

市場的風格是有周期的,是會不斷轉換的。

一段時間內勝率100%的黃金策略,可能市場一個風格轉換,下一瞬間就變成勝率爲0的狗屎策略。

策略本身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與當前的市場匹配不匹配的區別。

這就好像老師考你(楓橋夜泊),你背了篇(將進酒)。(將進酒)錯了嗎?(將進酒)每錯,但你零分,因爲老師考的不是(將進酒)。

交易裏最難的不是學策略學公式,策略公式就那些,都大差不差,大家其實都會。

交易裏最難的其實是弄懂市場當下究竟在考哪個公式,只有弄懂了這點,把數據套進對應的公式裏,得到的答案纔是市場想要的正確答案。



爲啥很多做長線的人也不認可浮盈加倉?因爲市場裏最多的是韭菜,而韭菜這麼多年乾的事情就是跟風追漲然後被套在山頂,給別人接盤,被別人收割。

對韭菜來說,浮盈加倉還不如上來就無腦滿倉幹呢,被套牢之前還能多賺點,動作快說不定還能趕在鐮刀落下之前跑得掉。

所有韭菜的交易經驗和直觀感受就是,價格越漲越危險,越漲越容易反轉,然後韭菜們把這總結成能量的釋放。幾乎所有韭菜都以滿倉幹,然後能在山頂及時逃離爲榮。

但其實很少有韭菜會認真思考,既然越漲能量釋放越多,那最初引發上漲的能量是哪來的呢?既然越漲能量越弱,那最初那波巨大的上漲能量是咋逃走的呢?如果那波能量逃不走,它爲啥要引發上漲?爲了套住自己嗎?

現實中,大部分的長週期上漲,也是分階段的。

在啓動階段,能量不僅不是越漲越弱,反而是越漲越強。爲啥?因爲震盪的價格不吸引關注,單邊價格才吸引關注。價格突然上漲,漲的越多,吸引到的關注就會越多。關注的人越多,跟風追漲的人就會越多,上漲的能量反而會隨着價格的上漲而越來越強。

這也是浮盈加倉的關鍵,當你是最初啓動製造者或參與者的時候,你當然不能滿倉進,萬一啓動失敗了呢?但隨着價格的上漲,隨着吸引的關注越來越多,上漲動力越來越強,啓動失敗的風險也越來越小,你當然可以把倉位慢慢加滿。這時候,大家都在瘋狂涌入追漲,大家都還沒賺夠呢,哪來的能量減弱?哪來的反轉?

什麼時候纔是能量減弱?當大部分人都已入局,當新入局的越來越少,當你這種早期參與者已經賺的盆滿鉢滿準備止盈的時候,價格上漲進入中後期,纔是真的越漲能量越弱。而隨着能量越來越弱,上漲越來越乏力,新人開始觀望,老人開始恐慌,價格自然就會很快迎來反轉。

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做的不是短線,卻又總覺得自己每次一搞浮盈加倉就迎來反轉,那隻能說明你的入場時機有大問題。每次的上漲標的如果都是等漲差不多了你才能發現,那絕對不是浮盈加倉有問題,而是你有問題。你的標的選擇和擇時能力,確實不適合浮盈加倉,你就適合短平快,追漲殺跌,滿倉幹,快點跑。



當然,策略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不適合。

做交易做了很多年還能活在市場中的,幾乎都會有自己的三板斧。

靠短平快,追漲殺跌,滿倉幹,快點跑這一套在市場混的風生水起的也有的是。

只要不貪,靠這一套,喫肉有點難,但喝湯是沒問題的。只要你跑的夠快,鐮刀就跟不上你的速度。經驗豐富的,隔幾天就能喝到一頓肉湯,其實也照樣可以活的很好。

所以,別總糾結別人的策略對不對啦,先努力把自己的策略玩明白再說吧。交易是最現實的,交易只看結果。甭管黑貓白貓,能抓到一隻耳,那就是好警長#RWA热潮 $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