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ancy,PANews

競爭對手LetsBONK.fun強勢崛起的同時,原本市場期待許久的Pump.fun空投跳票,成爲擊垮社區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加速了PUMP幣價的下跌螺旋,做空者趁機大肆獲利,巨鯨們割肉出逃。

空投跳票加劇PUMP幣價下跌,近九成投資者已用腳投票

7月24日,社區翹首以盼的PUMP空投並未如傳聞中落地,反而等來了Pump.fun聯創Alon在直播中的澄清,市場看空情緒進一步加劇。

在這場備受關注的直播中,Alon明確表示,空投不會立即進行,但將在短期內公佈詳細時間表與機制。他指出,“我們熱切希望獎勵支持我們的社區,但需要讓這次空投成爲推動生態的事件,而不是讓人撤資離場的時機。這是長期戰略準備的一部分,希望以此爲機會強化生態系統、提升交易量,並保持更長時間的社區活躍度。”

他同時表示,當前團隊正聚焦核心社區建設,確保每個人的聲音都能被聽到,每個社區都有機會在戰壕中贏得勝利,並宣稱“現在最重要的是聚焦正確方向,專注於服務社區,刺激生態活躍,確保可以準備好擴張。我們會不惜一切代價贏下這場仗。”此外,Alon還承諾將在短期內會注入大量流動性以支持其生態。

然而,這些表態並未有效修復市場信任,空投跳票更成爲壓垮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PUMP推出以來,受空投預期與回購機制等因素推動,幣價在上線初期短暫衝高,但隨後一路下滑,相較0.004美元的私募價已跌去26.5%。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Pump.fun曾宣稱啓動回購機制護盤,但從數據來看,回購力度呈明顯遞減趨勢。根據Dune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平臺累計回購價值約2017萬美元的PUMP,其中首日回購佔比高達75%,而近一週日均回購金額僅在10萬至20萬美元之間。對於整個拋壓來說,這樣的回購規模杯水車薪。

與此同時,Alon雖然通過公開錢包購入生態代幣以表支持,但所用金額較小,也被質疑誠意不足。同時,他在PUMP上漲階段發佈“jew mode(猶太模式)”,被指故意製造恐慌情緒,從而低價收購籌碼。

社區正遭遇資金與信心“雙殺”。Dune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 在10145名成功的預售買家中,僅11.8%仍持有代幣,32%已在DEX上出售,53%將代幣轉移至新錢包或中心化交易所。這意味着近九成投資者已用腳投票,對PUMP失去信心。

而部分巨鯨割肉出逃,也進一步加劇市場恐慌。比如,據Lookonchain監測,在PUMP價格跌破其私募/公開發售價格0.004美元后。曾在私募輪次中斥資1億枚USDC購入250億枚PUMP的第一大持幣地址已通過FalconX向交易所充值170億枚 PUMP,價值約8950萬美元,目前仍持有80億枚PUMP,價值約2958萬美元。此外PUMP第二大持幣地址此前花費5000萬枚USDC購入125億枚PUMP,價值約7137萬美元,現已全部轉入交易所;另據鏈上分析師餘燼監測,今日,某機構將37.5億枚PUMP(價值1430萬美元)全部轉入Coinbase Prime割肉,該機構此前使用1500萬枚USDC以0.004美元價格私募獲得這些PUMP。此次操作導致該機構在PUMP上虧損70萬美元(1500萬枚USDC投資現值已縮水至1430萬美元);Spot On Chain監測,私募投資者PUMP Top Fund 2在8天前將20億枚PUMP(當時價值約1279萬美元)存入幣安,當時PUMP價格爲0.0064美元。但由於幣安未上線PUMP現貨交易,這20億枚PUMP一直滯留在平臺中,無法賣出。目前這筆資金已退還,但現在PUMP價格下跌導致該投資者錯過了約600萬美元的退出機會。

與此同時,做多派損失慘重,比如“麻吉大哥”黃立成在Hyperliquid上使用5倍槓桿做多PUMP,目前賬面浮虧超過660萬美元,倉位總價值約爲1130萬美元。反觀做空者賺得盆滿鉢滿。Onchain Lens數據顯示,一位鯨魚已完成PUMP空單平倉,獲利244.8萬美元。

陷入用戶流失和集體訴訟等危機,三位00後創始人身份曝光

除了幣價的市場表現不佳,當前Pump.fun的市場份額已被LetsBONK.fun大幅超越,且差距正在不斷拉大。

根據Dune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Pump.fun的每日代幣部署量佔比已下降至24%,每日代幣畢業率僅爲19.5%,每日交易量佔比也僅有18.9%。與此同時,Pump.fun在過去24小時的收入約爲2995萬美元,而LetsBONK.fun同期收入接近1.4億美元,幾乎是Pump.fun的4.6倍。

屋漏偏逢連夜雨,Pump.fun目前還面臨集體訴訟的巨大壓力。今年1月,美國律師事務所Burwick Law和Wolf Popper聯合宣佈,代表超過500名投資者將對Pump.fun發起集體訴訟,指控其違反美國證券法,涉嫌向公衆提供未經註冊的證券產品。隨後,Burwick Law聲稱其律師團隊和部分原告收到了暴力威脅,並遭遇了人肉搜索,引發輿論譁然。

面對訴訟風波,Pump.fun母公司Baton Corporation於上月纔在迴應截止日前夕倉促聘請律師團隊應訴。該辯護團隊由知名律所Brown Rudnick提供支持,成員包括前SEC調查官Daniel L. Sachs、加密訴訟專家Kyle P. Dorso以及資深區塊鏈法律顧問Stephen D. Palley。

而在近期,Burwick Law和Wolf Popper提交了修訂訴訟,將針對Pump.fun的指控範圍擴大至Solana基金會、Solana Labs及Jito高管。訴訟中點名Solana網絡聯合創始人Anatoly Yakovenko和Raj Gokal,以及Solana基金會執行董事Dan Albert等多位高管爲被告,指控他們違反RICO法案(反欺詐法),罪名包括非法賭博、電信欺詐、知識產權盜竊等。訴訟還指控 Pump.fun違反多項美國金融犯罪預防法規,未落實反洗錢措施,協助創建並推廣違規代幣,並涉侵犯商標權。不過,該案仍處於早期階段,尚未確定庭審日期。

也正是這份訴訟揭開了Pump.fun背後的掌舵者,一支年輕的創業團隊浮出水面,包括21歲的首席執行官Noah Bernhard Hugo Tweedale、同爲21歲的首席技術官Dylan Kerler,以及23歲的首席運營官Alon Cohen。母公司Baton Corporation成立於2023年3月,註冊於英國英格蘭薩福克郡伯裏聖埃德蒙茲鎮的一處商業園區。這隻年輕的創業團隊已累計“收割”了超7.4億美元收益。

面對空投跳票引發的信任危機、巨鯨大規模割肉離場,不斷升級的訴訟壓力以及競品的強勢崛起,Pump.fun這臺曾經的印鈔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