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來了,但爲什麼各個羣都很安靜呢?”通心奶酪在社羣裏拋出了一個大家都在想的問題。#山寨季來了?

“因爲空倉+空單。”羣友 Niner 直接回了一句。#以太坊交易量反超比特币

笑不出來,是真的——這輪牛市,很多人不但沒賺到錢,反而還“坐山觀牛”,錯過了行情。#美国AI行动计划

📉牛市賺錢難,怎麼大家都不興奮了?

你沒看錯,這輪牛市是真來了,比特幣創新高、以太坊也跟着起飛,甚至各路 Meme 幣翻個幾倍都不是事。但問題是,羣友們不像以前一樣“牛來了!火箭!發車!”那麼激動了。

原因很現實:大家手裏沒幣,或者還在空頭。

像老韭菜 Niner 這種,上一輪牛市還能“死拿”賺一大筆,但這輪卻坦言:“說實話,也沒賺到錢。”

他不是個例。

全職交易員 Johnny 也吐槽:“自從川普發了 Trump 那波以後,我再也沒賺過錢了。” 😢

Mark,是 Wagmi Capital 的合夥人,他更直接:“本輪牛市,90% 的散戶都不賺錢。”

90% 聽着可能有點誇張,但幣圈老玩家都懂,這個行情,不好做。

🧠牛市不牛?其實市場變了!

如果你還把這輪牛市當成2017、2021年那種“普漲牛市”,那你可能早就踏錯節奏了。

幣圈老KOL 河馬(2016年入圈的 OG)怎麼說?

“這輪根本不是以前那種‘共識牛市’。現在是資金、政策、陣營高度分裂下走出的全新路徑。”

一語點醒夢中人。

牛市雖然來了,但這波不是“人人都有份”,而是“你得看你在哪條船上”。比特幣飛了、以太坊漲了,可你還在拿着前兩年火的山寨,可能連本都沒回。

河馬的結論很明確:現在幣圈的本質,其實就是個“金融互聯網”遊戲。

你要看懂本輪行情,不是去猜下一個“熱點故事”,而是看誰在搭建真正的金融基礎設施。比如美股代幣化、穩定幣、LSD賽道……這些纔是“能穿越牛熊的東西”。

💡這輪牛市,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觀點不一,但劃重點:

  • 河馬:起點是 貝萊德比特幣ETF 通過,正式開啓“機構牛”。大概率牛市會在 11月見頂。

  • Mark:認爲去年 Meme 幣行情就是起點,兩週前 ETH 重新帶起了熱度,牛市 9月就可能封頂。

兩位資深玩家,觀點不同,但一個共識是明確的:

這輪牛市,已經不是山寨幣們羣魔亂舞的舞臺,而是主流幣 + 敘事邏輯的新規則戰場。

😵‍💫量化玩家也栽了?別以爲“懂”就穩贏

量化交易員成華,在牛市初期就察覺到了不同:

“以往散戶主導,小幣漲瘋;這輪是主流資金入場,押的是 BTC、ETH。”

他原本以爲可以靠經驗“精準上車”,結果在 BTC 破10萬的時候賣飛了大部分,ETH大跌時換倉,又錯過了補漲。

你沒看錯,連量化老哥都被洗下車,這市場節奏真的變了。

🙋‍♂️散戶怎麼越來越難賺錢了?

Johnny 回憶自己上一輪入圈的經歷:“那時候馬斯克喊一聲狗狗幣,隨便衝都能翻倍。”

但這輪?“幣種太多、創新太少、流動性差,根本不好做。”

市場變聰明瞭,賺錢變難了。

以前是“瞎買都漲”,現在得有交易系統、節奏控制、板塊輪動思維,不然很容易被割。

🎯散戶機會在哪?還能上車嗎?

來聽聽圈內幾位老司機的建議👇

🧠Mark:主流幣 + Meme 幣,還有“新幣衝擊波”

“90%的散戶在犯兩種錯:1. 死拿山寨,2. 追漲殺跌。”

他自己策略是:大部分資金佈局 ETH,小部分去衝幣安新上的新幣(最近好幾個都翻幾倍),小倉位博大收益。

不過他也悲觀地說:

“屬於散戶的時代快結束了。未來幣圈更像美股,主流幣被機構主導,散戶只能玩 Meme 幣。”

但問題來了,玩 Meme 幣要啥?

  • 搶熱點的嗅覺

  • 敢衝的膽量

  • 不貪的紀律

  • 全職的精力

所以他的結論是:Meme 市場也只適合少部分人,可能10%以下能賺到錢。

🐳河馬:主流幣、Meme,還有交易基礎設施項目

他建議散戶放棄“百倍暴富”的幻想,別再幻想山寨幣幾百倍的神話了。

“每輪主流幣漲 3-5 倍的機會還是有的,這已經是不錯的收益了。”

同時,他看好一些圍繞交易、做市、清算、橋等基礎設施相關的項目,因爲這些項目是市場運行的必需品,不容易被淘汰。

📈成華:定投比特幣,依然是對散戶最公平的方式

做了多年量化交易的成華,也表示:

“散戶沒必要和機構拼速度拼策略,不如安心定投 BTC。週期拉長來看,風險可控,收益不差。”

他還建議:不如好好學習量化策略,雖然有門檻,但長期來看風險小、回報穩,特別適合技術型選手。

🧱牛市還是最後一輪?紅利期真的沒了?

其實,這個“這是散戶最後一個週期”的說法,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

但這一次,似乎真的有點不一樣。

看看這組數據:

  • 比特幣現貨 ETF AUM 達到 1374 億美元;

  • 全球上市公司持有 94.4 萬枚 BTC;

  • ETH 流動性質押被機構包裝成固定收益工具;

  • 貝萊德 ETF 單日申購 13 張訂單穩穩落地;

沒錯,加密牛市已經成了機構的盛宴。

而普通散戶的狂歡,似乎正在悄悄退場。

媒體甚至調侃:12 萬美元的 BTC,只是“沒有散戶的牛市”。

💪不過,也不是沒有希望!

Mark:已經部分資金離開幣圈去炒 A 股,但他仍會關注 Meme 幣機會。

Niner(羣裏的那位“空倉哥”):反倒變得更有信心了!

“野蠻生長期雖然過去了,但真正值得投資的項目反而會在這個階段慢慢浮出水面。”

河馬:依然堅定不移地看好市場,認爲現在更像一個“更有秩序、更適合投資者長期佈局”的時代。

🧘‍♀️結語:別問牛市給不給機會,問你能不能抓住

說到底,這輪牛市還沒結束,機會確實還在。

但想賺到錢,你得有:

  • 跟得上節奏的 學習力;

  • 看得見趨勢的 洞察力;

  • 敢於執行的 行動力。

這個市場,可能不再屬於每一個人,但依然會回饋那些認真思考、快速行動、合理分配的參與者。

你,還會留在幣圈嗎?

📢歡迎轉發給還在“等共識”的幣圈老友,也歡迎評論區聊聊你對這輪牛市的判斷,別做沉默的韭菜! 🌱🌱🌱

— END —

幣圈變化快,機會與風險並存。學會有策略地進出場,保護本金,才能穩健前行,收穫財富與成長。✍️

記得DYOR,做好風控,祝大家幣圈揚帆起航!🌊

點贊👍轉發,關注我,帶你解讀更多幣圈動態!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