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en,PANews

在整體加密市場起伏之際,Hedera網絡原生代幣 HBAR 卻逆勢爆發:自2024年低點(約 0.043 美元)以來,價格已上漲逾 6 倍,並於2025年7月中旬一度刷新至 0.29 美元的年內高位。截至7月23日,HBAR價格爲0.271美元,全流通市值約爲135億美元。

相比其他項目有散戶衆多的社區,HBAR在加密社區中卻顯得相對安靜,但其卻有着強大的機構朋友圈。這輪強勁上漲源自一系列基礎面因素,包括傳統金融機構使用Hedera網絡進行資產上鍊,網絡多次關鍵升級保障性能與可擴展性,DeFi與RWA生態不斷豐富併爲 HBAR 帶來真實需求等。本文將逐一剖析這些“硬實力”因素,以及它們對 HBAR 後市的潛在影響。

龐大的主流金融機構好友圈

2024年下半年以來,Hedera生態獲得了衆多機構投資者與傳統金融巨頭的關注。

去年11月20日,英國 FCA 監管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 Archax 正式上線了三家全球知名資管公司富環球資產管理(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和英國保險巨頭法通保險(Legal & 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LGIM)發行的貨幣市場基金代幣。這些代幣已在 Hedera Hashgraph 主網上線,並通過 Archax 平臺以“實益擁有權代幣”(beneficial ownership tokens)的形式代表投資者在相應基金中的持倉,使機構投資者能夠在 Hedera 的高吞吐網絡上直接買賣傳統固定收益產品 。

進入2025年,機構參與熱潮繼續加溫。2025年2月,Hedera基金會宣佈投資Archax發行的富達國際美元貨幣基金的代幣(以Archax代幣形式代表富達基金持倉),此舉緊隨該基金在Hedera上鍊的步伐,並進一步強化了Hedera在機構級資產代幣化領域的角色。

而在7月中旬,有多位社區成員在 Hedera 主網上發現了一批名稱對應 BlackRock、Fidelity、State Street、abrdn、LGIM 等資管公司貨幣市場基金的代幣。這些代幣多由第三方在網絡上創建,目前尚未得到任何一家機構的官方確認,也未見官方公告或主流加密媒體(如 CoinDesk)報道其在 Hedera 上真實發行。業內普遍認爲,這些“新代幣”更多是市場對 Archax 等平臺潛在產品的猜測,尚處於傳聞階段。

此外,鏈上數據顯示,大戶資金持續看多HBAR。根據分析機構Hedera Watch統計,從2024年10月以來持有100萬~1000萬HBAR的巨鯨數量一直在持續增長,高達千萬級別持倉的錢包也表現出越來越堅定的增持趨勢。這一現象表明,大額投資者對HBAR的長期前景保持信心,也爲市場提供了流動性支撐。

週期性技術迭代與協議升級

在技術支持方面,爲適應不斷擴大的應用需求,Hedera網絡持續通過週期性升級來增強性能和功能。例如,2025年6月25日Hedera完成了v0.62主網升級,7月23日又升級到v0.63版。這些升級專注於系統內核和運維改進,而不改變HBAR的核心經濟模型。

以7月的v0.63爲例,該版本新增了企業級功能:系統命令支持非零分片ID和域ID(增強分區部署靈活性)、添加費用配置節流機制(限制管理員費用變更速度)、優化了MerkleDB存儲系統(提高存儲效率、加快節點同步)。這些改進旨在提升網絡的彈性和吞吐量,爲大規模商業部署提供技術支撐。與此同時,Hedera發佈了工具和SDK更新(如新的命令行工具 yahcli 支持自定義網絡分片操作),使開發者能夠在更豐富的網絡拓撲中部署應用。通過這些例行升級,Hedera能夠以較低的停機成本(40分鐘左右)定期增強性能,保證生態應用在增長過程中保持穩定運行。

此外,Hedera 在 2024年9月 已將全部協議和服務端源碼捐贈給 Linux 基金會項目 Hiero,實現了從共識節點到 SDK、服務層的全鏈路開源治理。這一舉措大幅增強了項目的透明度和社區參與度,此後所有核心組件的迭代和升級日誌均可在 GitHub hashgraph/hedera-protobufs 和 hedera-docs 倉庫中查閱。

整體來看,Hedera的技術迭代遵循“快速迭代、持續優化”的路線圖。每次升級均意在提升了網絡承載能力,並使開發者可用的特性日益完善。例如,在7月升級後,機構級用戶可以利用更加靈活的分片架構和費率管理,以及更快的賬本同步,從而提高業務部署效率。正是這些穩定而漸進的技術進展,爲生態應用落地和價值轉化提供了底層保障,爲HBAR的實際需求創造了支撐條件,進而對價格形成潛在利好。

治理結構與生態支持

2025年5月,Hedera生態迎來重要的組織架構調整與品牌更新:HBAR基金會正式更名爲Hedera基金會(Hedera Foundation),Hedera管理委員會更名爲Hedera理事會(Hedera Council),二者在新品牌下保持各自獨立運作。這一變革旨在讓各方更清楚地理解組織職能,並統一“Hedera”品牌。

Hedera 理事會由三十多家全球領先的組織共同組成,涵蓋科技、航空、通信、金融等多個行業,確保網絡治理的多元與平衡。部分代表性成員包括Google、IBM、BitGo、德國電信、LG 、Nomura(野村控股)等。理事會成員均享有平等投票權、任期限制和公開的提名流程,確保無人能夠壟斷決策。這種多行業、跨地域的治理模型,爲 Hedera 網絡的安全性、穩定性與合規性提供了堅實保障,也爲其“企業級公鏈”定位奠定了基礎。

根據官方聲明,Hedera基金會的新任CEO Charles Adkins將重點推動DeFi 和社區創新,並繼續支持機構採用和代幣化發展。基金會明確將DeFi生態作爲優先發展方向——2025年將啓動更多生態集成項目和DeFi工具,幫助開發者與用戶更易管理數字資產。與此同時,Hedera理事會在新任理事長領導下繼續專注於網絡安全與合規治理,確保網絡的健壯性和去中心化。

這一治理變革有助於更好地扶持生態發展。基金會通過細分金融科技、安全、可持續性等不同領域的專門基金,爲開發者提供資金和資源。而理事會則匯聚百餘家全球領先機構,不斷進行網絡升級和政策制定。此外,基金會與理事會明確的分工與協作,增強了Hedera社區的凝聚力和發展方向的清晰度。這種Hedera一體品牌策略以及領導層的新定位,使得生態建設更具條理性,既支持了新項目孵化,又爲長期的生態發展提供了制度化保障。

穩定幣、RWA與消費應用或爲持續增長引擎

與機構採用和技術升級並行,Hedera生態的DeFi和應用場景近年來也出現了明顯擴張。根據DappRadar報告,2024年12月Hedera鏈上交易量達到約46.6億美元,雖然隨後隨着市場回落而有所調整,但這標誌着生態流動性已經進入數十億美元級別。

Hedera鏈上的主要交易所應用是基於HBAR網絡的去中心化交易所SaucerSwap。截至7月23日,據DefiLlama數據,該交易所近期30天交易量超過2.84,其中近7天的交易量爲1.2億美元。

此外,Hedera生態中還有如Pangolin、HederaSwap等多種DeFi工具和服務例,爲用戶提供兌換、借貸等功能。而爲了吸引更多開發者,Hedera基金會和社區還於今年5月推出了開發者工具“Hedera Contract Builder”,簡化智能合約創建流程並支持批量交易,降低開發門檻。

穩定幣與RWA應用也是Hedera生態擴展的重要方面。得益於“Stablecoin Studio”等工具的推出,金融機構更容易在Hedera上發行穩定幣。目前爲止,南非標準銀行(Standard Bank)、韓國Shinhan銀行、柬埔寨Cathay銀行等多家銀行已在Hedera上推出美元等穩定幣。截至2025年中,Hedera網絡上鎖定的穩定幣總額約爲2.125億美元,其中以USDC爲主。穩定幣的增長增強了Hedera在跨境支付和清算等領域的吸引力,也意味着更多金融流動性正在進入生態。

在實體資產領域,Hedera也涌現出一些亮眼案例。其中代表性項目爲房地產資產代幣化平臺StegX,其於5月便已在Hedera上將超過1億美元的房地產資產代幣化。與此同時,碳信用平臺DOVU也利用Hedera進行碳資產上鍊,而該平臺在5月就代幣化了價值約11億美元的碳信用額。Hedera網絡的高TPS和低費用使其適合於大規模資產上鍊和結算,而其“原生環保”特質也與碳市場需求相契合。這些發展表明,除了金融資產,Hedera正成爲碳交易、房地產等各類創新業務的基礎設施。

此外,Hedera Foundation 於7月中旬宣佈推出 “Hedera To Earn” (HTE)獎勵生態,將印尼移動廣告平臺 Cashtree(2000萬+用戶)、Mars Labs 元宇宙(200萬+用戶)和 Berryfox 三大應用統一到同一 Web3 代幣經濟體系中。用戶可通過在 Cashtree 完成任務、在 Mars Labs 參與內容創作和虛擬活動、在 Berryfox 挖礦等方式賺取 HTE 代幣,實現跨平臺流動和激勵。該項目意在以現有大規模用戶爲基礎,快速催化 Hedera 鏈上活躍度與應用創新 。

綜上所述,Hedera在過去一年中依託高吞吐網絡和透明治理,吸引了包括State Street、Fidelity和LGIM在內的主流資管機構試點資產代幣化;通過一系列穩健的協議升級與開源舉措,持續提升網絡性能與開發者體驗;並在DeFi、穩定幣、實體資產通證化及消費級應用(如SaucerSwap、StegX、DOVU和HTE)等多領域形成了互補共進的生態格局。諸多“硬實力”要素累積了HBAR的實際需求,也爲其價格表現提供了支持。

展望未來,隨着更多金融機構和消費者級應用的落地,以及鏈上活躍度與用戶留存數據的進一步檢驗,Hedera能否藉此鞏固其“企業級公鏈”定位,以及對HBAR價格的持續影響,仍是接下來值得關注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