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幣圈,回頭看,感覺像活了三輩子
我是12年底進圈的,那時候BTC不到1000人民幣,身邊沒人懂這個東西。我也不懂,第一次買是因爲看到貼吧有人發帖說“這是未來的貨幣”,我信了,衝了兩千塊進去,結果過了三個月,錢包私鑰沒保存好,整個幣沒了
這就是我的幣圈起點:虧錢 + 折騰 + 瞎信人
當時沒有交易所,OTC都是QQ羣轉賬、錢包地址發來發去,遇上騙子轉錯一次錢直接打水漂。現在看,這些都算小事
2014年Mt.Gox暴雷,我剛把自己攢了一年的幣轉進去,打算“放着不動”。一個早上醒來,平臺打不開,幣沒了,客服沒回應,一切歸零。我坐在出租屋地板上,抽了整整一包煙,腦子裏只有一句話:
“原來不是賺錢難,是留住錢難。”
但我沒有退圈。我開始重新學習,研究交易邏輯、做風控模型,甚至自己學寫腳本搶短線
真正讓我翻身,是17年的牛市。那年我重倉ETH,從60美金一路抱到幾百。身邊人都在說“再不走就要跌了”,我反而在高點清了60%,剩下的分批止盈,算是第一次賺到了一筆“有規劃”的錢
但風水輪流轉,18年一整年,我又在山寨幣上虧了七成。那時候信了幾個項目方的“私募內幕消息”,結果上市直接對半砍,然後歸零。我開始反思:所謂“內幕消息”,十有八九是別人出貨的理由
直到2020年,我才徹底轉型做短線+波段。看得懂趨勢就做,看不懂就空倉。嚴格止損,不做預測,不聽消息,靠自己的系統一步步穩定下來
這十年我學到最多的一件事,不是怎麼抓牛市,而是怎麼活過熊市
爆倉、封卡、被騙、跑路項目、系統崩潰、賬戶凍結……該踩的坑我基本都踩過。但也正是這些坑,讓我明白:
幣圈不是靠天賦喫飯的地方,是靠長期穩定、持續進步活下來的地方
現在我每天還是做單,但不焦慮,也不飄。盈利目標從不設“賺多少錢”,而是“把每一筆做到乾淨、透明、有邏輯”
如果你剛進圈,或者還在焦慮虧損,我只想告訴你一句話:
別急着賺快錢,先學會怎麼活下來
因爲你能穩住三年,你就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牛市;你能熬過五年,別人來問你經驗時,你會笑着說:
“這年頭還在幣圈活着的,都不是等風口的,是在風裏爬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