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陀螺財經

 

在美國,加密從未如此重要。

 

就在上週,美國國會迎來了一場萬衆矚目的「加密立法周」,從避如蛇蠍到重新正名再到連國會都召開以加密爲主題的議程,加密世界的這十年,走得不算穩,但絕對算快。

 

隨着一波三折的加密法案悉數通過,備受矚目的穩定幣天才法案被特朗普正式簽署,加密產業,無疑迎來了新的征程。

 

里程碑事件!三大加密法案通過

 

時間拉回到上週一,7 月 14 日,美國衆議院高調宣佈該周爲「加密立法周」,引來市場矚目。立法周的核心是現有關於加密的三大法案,分別爲(數字資產市場清晰方案)(CLARITY 法案)、(反 CBDC 監控國家法案),以及(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GENIUS 法案或天才法案)。

 

這三大法案中,GENIUS 法案與 CLARITY 法案均是在今年度所提出,發 CBDC 監控國家法案歷史最爲悠久,最早於 2022 提出。儘管同爲加密法案,但三者的核心各有側重,其中,GENIUS 法案聚焦於穩定幣發行,認知度最爲廣泛,法案以支付型穩定幣爲核心,施行州際與聯邦並行的雙規管理制度,規定,所有穩定幣必須以 1:1 比例錨定美元優質低風險流動資產,具體包括 93 天內到期的美國國債、已投保銀行存款或實體美元現鈔(含美聯儲票據),並要求穩定幣發行商每月披露穩定幣儲備明細。該法案從 2 月提出,截至目前已被特朗普簽署,立法進程在三大法案中名列首位,可見立法機構以及高層對其的重視。

 

相比天才法案,CLARITY 法案對圈外人士而言,要陌生得多。該方案由美國衆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阿肯色州共和黨衆議員 J. French Hill 於 2025 年 5 月 29 日首次提交,並在多輪聽證和審議後形成了最新版本。顧名思義,「清晰」一詞,就體現出了法案最重要的關注點 —— 監管權問題。由於加密貨幣的屬性難以界定,證券論與商品論的爭端從加密貨幣創始之初就從未停歇,加之加密行業相對其他行業更爲豐厚的罰沒資本,SEC 和 CFTC 兩者對其管轄權的競爭十分激烈。在特朗普上臺前,SEC 是著名的「加密警官」,時不時出警各類項目,頻繁的威爾斯通知一度讓行業風聲鶴唳,USDT、USDC、ETH、SOL 均被涵蓋其中。

 

CLARITY 法案就是要解決這一問題,該法案爲數字資產建立明確分類標準,將其細分爲數字商品、投資合約資產以及非商品收藏品,釐清了加密貨幣的屬性爭議,構建了雙機構分工的監管格局,即數字商品現貨市場由 CFTC 負責,證券發行和反欺詐執法由 SEC 負責。

 

H7btXosTBXLBfNAuxFGqPViQVsb7arO82JD2n3ao.png

 

(反 CBDC 監控國家法案)直接把內容寫在了名稱上,關鍵內容即禁止美聯儲在未經國會明確授權的情況下,發行面向零售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衆所周知,在拜登執政期間,其對 CBDC 與數字美元保持相對開放的態度,在 22 年還曾簽署過行政令指示政府機構研究創建 CBDC。但在美國政壇,朝令夕改司空見慣。 2025 年 1 月,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暫停所有零售 CBDC 研發,理由是其可能被用作政府監控工具。此後,這部 22 年就提出的(反 CBDC 監控國家法案)迅速擡上立法議程,在今年 4 月 3 日被衆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通過,成爲了加密立法周的一項議題。

 

從最新審批情況來看,CLARITY 法案與反 CBDC 監控國家法案均已通過衆議院表決,雙雙走向參議會議程,而走得最快的 GENIUS 法案在被特朗普簽署後,已然成爲了正式法律,將在特朗普簽署後 18 個月生效,或者在「主要聯邦支付穩定幣監管機構」(包括財政部和美聯儲)發佈實施法案的最終規定後 120 天生效,這是美國第一部加密貨幣法律,無疑是加密立法的重大突破。而若仔細觀察法案內容,三大法案能一併納入加密周也並非偶然,三者實則互爲表裏,穩定幣作爲行業壓艙石持續拓寬美元邊界、吸引機構入局,CLARITY 明確監管清晰度,進一步推動產業規模擴大,而反 CBDC 法案則直接把加密貨幣的最大對手數字美元扼殺在搖籃中,穩定加密基本盤,確立意識形態。可以認爲,三者共同作用將實現加密價值最大化,在最大程度上通過加密與傳統金融的融合,實現美元價值在數字貨幣領域的重構。

 

並非一帆風順,三大法案背後的利益博弈

 

但既有利益,那自然就有博弈。看似非常順利的審批,期間也並非一帆風順,立法背後的利益博弈堪稱精彩。在 GENIUS 法案審批前夕,特朗普放話給黨派支持者,明確表示全員應立刻放行同意,按照今年選舉 220:212 的兩黨席位差,再加上本就有部分民主黨支持者的背景下,法案的過關應是板上釘釘的結果。結果在 7 月 15 日,衆議院卻以 196-223 的票數否決了 GENIUS 法案,自家人反悔是關鍵,12 名衆議院共和黨人現場表演了反水。

 

原因就是在當時,針對 GENIUS 法案是否該納入(反 CBDC 監控州法案),兩黨爭論不休,共和黨認爲若不加入反 CBDC 條款,或許會爲後續美國 CBDC 的發行留出隱患。一環連一環,圍繞(CLARITY 法案)與(反 CBDC 監控州法案)整合打包,又產生了新的問題。以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等行業巨頭爲代表的捆綁派認爲應該一步到位,一攬子完成所有加密貨幣的立法,而以 Defi 爲核心的社區務實派更爲主張小步快跑,先通過(GENIUS 法案),再談其他。訴求也很能理解,行業巨頭多已然在合規方向積累頗多,有先發優勢,若加密貨幣立法完成,其可獲取最多的市場紅利,同時巨頭尾大難調,更傾向於確定性更強的一攬子立法也情有可原。而 Defi 始終遊離監管灰色地帶,對於社區而言,任何一個立法都有促進作用,顯然是效率越快越好。

 

ksDJkjiqldh4yr7sbNT5UFztoIpdSJ6WOPtzWnjI.png

 

反水錶演完,特朗普被打臉,顯然心有憤憤。到了當天晚上,特朗普馬上採取雷霆手段,將投反對票的 12 位成員領到辦公室進行談話,談話的內容不得而知。但從 7 月 18 日的第二次投票的結果來看,胳膊最終還是擰不過大腿。在經歷了近十小時的拉鋸戰,被稱爲史上最長時間的立法投票終於順利通過,美國衆議院以 308 票贊成、122 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GENIUS 法案)。

 

整體來看,三大立法雖在過程中有波折,但在總統的強力支持下,通過也只是時間問題,如果再加上特朗普內閣中有超過五分之一的人持有加密貨幣這一現實,通過時間也預計將會大大縮小。據業界分析,清晰法案通過難度相對更高,原因是涉及權屬轉移,對市場影響力更大,民主黨對其阻力也隨之更大,而(反 CBDC 法案)有較大可能在今年年末前正式生效。

 

三大法案對市場有何影響?

 

三大法案對市場的影響肉眼可見,幣股兩端同時爲這一事件喝彩。比特幣連續突破新高,三次突破 12 萬,最高漲至 12.3 萬美元,現回落至 11.9 萬美元,而 ETH 板塊輪動也正式開啓,ETH 飆升至 3790 美元,SOL 來到 189 美元,BNB 再次突破 760 美元。在市值前 100 的加密幣種,有 52 個都呈現出漲勢。而在穩定幣法案的受益下,穩定幣第一股 Circle 漲超 1.45%,與之相關的 Coinbase 也上漲來到 400 美元區間,現報 419.78 美元。

 

在價格之外,行業的變化也在悄然到來。首先,(CLARITY 法案)列出七個客觀、可衡量的標準以判定數字資產的屬性,極大的降低了證券風險,尤其是對於深受證券之害的 DeFi 項目,可豁免 DeFi 系統受聯邦中介規則約束,雖二級監管模式有推高監管成本的嫌疑,但爲行業提供了監管保障。在此背景下,可以預見的是,CTFC 將從原來的邊緣性執法逐漸獲取執法主權,過渡成爲加密貨幣更爲重要的監管機構,其中大型中心化交易所受益將最多,可合理開闢新的機構賽道,而 DeFi 與其他應用項目要麼加入至體系內獲取確定型紅利,要麼只能面臨邊緣化的下場。

 

與此同時,穩定幣將是影響最深的領域。此前曾提及到,天才法案的劃時代影響是開闢出了一條私人可發幣的新法則,反 CBDC 法案進一步強化了此點。至此,私人鑄幣稅時代將開啓。傳統公司、金融機構、甚至符合要求的科技公司都可進入這一賽道,以美國銀行與摩根大通爲例,兩者都積極表明要參與穩定幣建設,賽道將很快呈現擁擠的狀態。但根據律動預測,新入局者將面臨 100-300 萬美元的初始設置成本和每年 200-1000 萬美元的持續合規費用,可看出僅有實力雄厚的企業纔可脫穎而出。

 

僅對於現有穩定幣賽道而言,行業格局有望被重塑。一是龍頭將面臨合規與競爭的雙重挑戰,離岸發行人 Tether 不僅面臨抵押品的合規問題(其有約 85% 由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支持,並非 100%),還需直面來自廣泛競爭對手的衝擊。去中心化穩定幣則更爲棘手,無論是儲備比例還是治理結構,都要迎來監管大考,若在兩年過渡期內無法合規,將被明確禁止發行。

 

t8R0kbbuvAGYO7PV4dfkOMgg5fMryGs3lWoQ43uA.png

 

此外,針對現有法規下穩定幣是否付息的問題,討論也頗多。爲抑制穩定幣對現有系統衝擊,天才法案明確規定支付型穩定幣無法向持有者支付利息,用戶需要尋找其他 DeFi 協議獲取收益。但此間也存在可操作空間,例如轉至收益型穩定幣,或是以支付型穩定幣購買美債通證,迂迴的實現生息這一屬性。

 

無論生息與否,競爭如何激烈,最大的贏家必然是美元體系。通過一層層立法嵌套,美元以穩定幣爲抓手的長臂機制被進一步強化,在穩定幣核心資產錨定的影響下,穩定幣內核實則爲美元資產,而穩定幣客觀上作爲加密市場的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在此背景下,美國將加密收攏至監管側,不僅不耗費一兵一卒收割現有的加密成果,還成功促使美元霸權在加密領域重塑,並推動美元隨着加密規模的擴大不斷延伸在數字時代的影響力,進一步與全球 CBDC 形成分庭抗禮的局面。另一方面,在立法的強制幫頂下,穩定幣的發展將促進美債的市場需求,緩解美國現有的債務危機,形成資金迴流機制。

 

立法的敲定,宣告着機構時代的正式來臨。加密終成美元附屬,市場百感交集,卻最終還是以漲收尾。或許對衆人而言,值得慶幸的是,加密登上了牌桌,而位置,永遠比能力要更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