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幣圈摸爬滾打十年,專職交易六年,3100 多個日夜,從長線到超短,從波段到高頻,市面上能叫得上名的玩法我幾乎都試過。今天就掏句實在話:幣圈真正的賺錢邏輯,90% 的人都搞反了。


很多人覺得幣圈賺錢靠的是運氣和膽量,其實不然。我一直信奉 “一萬小時定律”—— 每天 8 小時研究盤口,一年 200 個交易日覆盤,整整五年,纔敢說摸到了穩定盈利的邊。這五年裏,你要喫透 K 線背後的資金博弈,摸透不同幣種的波動規律,甚至要學會跟自己的貪婪恐懼打交道。那些想着三個月速成的,最後大多成了別人的利潤。


更關鍵的是,幣圈十年必有一次大坑。2018 年的熊市、2022 年的 LUNA 崩盤,每次都有一批人一夜回到解放前。所以我給自己定了條鐵律:十年內,無論行情多好,本金投入絕不能超過自己能承受的虧損上限。你有 10 萬閒錢,最多投 3 萬;有 100 萬,投 20 萬就夠了。記住,保住本金不是保守,是給下次機會留條命。


這幾年見過太多 “神話”:有人幾萬塊靠合約槓桿炒到幾千萬,朋友圈天天曬豪車豪宅。但你們不知道的是,這些人裏,有八成撐不過一輪熊市。高倍合約就像給跑車裝了火箭筒,跑得是快,但一旦路面有坑,直接就飛出去了。去年有個所謂的 “合約大神”,50 倍槓桿梭哈某幣種,一波回調直接爆倉,不僅虧光利潤,還倒欠平臺錢,最後銷聲匿跡。


說到底,幣圈最可怕的不是行情波動,是人性。當大趨勢來的時候,漲的時候總覺得能漲到天上去,跌的時候又覺得會跌穿地心。這種時候,你學的所有技術指標都會失效,腦子裏只剩下 “再等等”“賭一把”。我見過太多技術流高手,就是栽在這種 “趨勢幻覺” 裏,明明看對了方向,卻因爲貪多或者扛單,最後把利潤熬成了虧損。


在我看來,幣圈長期生存的核心就一個字:穩。穩不是不賺錢,而是賺自己能力範圍內的錢;不是不冒險,而是冒險前先算好最壞的結果。那些想着靠一把合約翻幾十倍的,本質上和買彩票沒區別。


你們在交易中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什麼?是扛單還是追高?評論區聊聊,關注【鯨蹤說幣】#Chainbase上线币安 #币安HODLer空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