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有句老話:“散戶炒幣看 K 線,莊家炒幣看散戶。” 這話一點不假。我花了 3 年時間,上萬次交易驗證,才摸透莊家的套路 —— 其實他們的軟肋就藏在 “量” 和 “價” 裏。今天把這套勝率 90% 的打莊戰法甩出來,看懂了至少能少虧 50 萬。
一、莊家不是神,他們的軟肋就擺在那
剛入市時,我總以爲莊家能一手遮天 —— 資金多、消息靈、團隊強。直到 2018 年爆倉 3 次後才明白:莊家最怕的不是散戶賺錢,是散戶不按套路出牌。
莊家的核心套路就四步:吸籌、洗盤、拉昇、派發。前兩步最磨人,去年有個粉絲買了某山寨幣,熬不住洗盤割肉離場,結果半個月後莊家拉昇 3 倍,氣得他直拍大腿。其實當時只要看 “量能” 就懂:價格橫盤時成交量突然放大,就是莊家在偷偷吸籌,這時候熬住就是勝利。
記住,莊家的數據騙不了人。“量 × 價 = 資金”,某幣突然放量上漲,說明莊家真金白銀砸進去了;要是縮量下跌,大概率是在洗盤 —— 就像釣魚時先收收線,把不堅定的魚嚇跑。
二、散戶總被割?因爲你踩了這兩個坑
“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是必然
莊家養着團隊,花着成本,憑啥帶你賺錢?去年 BTC 在 4 萬刀橫盤時,粉絲羣裏 80% 的人都喊 “要漲”,結果莊家直接砸到 3.5 萬,嚇得一半人割肉,然後一根大陽線拉到 4.8 萬 —— 這就是套路:散戶扎堆買入時洗盤,散戶割肉離場後拉昇。
想跳出這個魔咒,就得做 “少數人”。去年我盯某 L2 代幣,看着散戶被洗得差不多了(成交量萎縮到極致),果斷進場,3 個月賺了 4 倍。關鍵就一條:別人恐慌時別急着賣,別人貪婪時別急着買。
抄底別抄在 “半山腰”
很多人以爲 “跌得多就是底”,結果抄在 1 號低點,看着 2 號低點創新低,又割肉追 3 號 —— 這就是典型的 “空手接飛刀”。真正的底要這麼看:
1 號低點出現後,2 號創新低→說明沒見底;
3 號低點沒創新低→莊家開始悄悄吸籌;
4 號低點站穩 3 號上方→底部確認。
去年 ETH 跌到 1800 刀時,我就是等 4 號低點確認後進場,一把賺回之前的虧損。記住,底部是 “等” 出來的,不是猜出來的。
三、跟莊喫肉的三個實戰技巧
選幣就看 “莊股基因”
有的莊家手法兇狠(比如突然插針暴跌),有的相對溫和(震盪上行)。我專挑後者,比如去年做的某 DeFi 代幣,莊家洗盤從不超過 20%,拉昇時穩紮穩打,這種幣拿得住。怎麼判斷?看歷史 K 線:之前拉昇前的洗盤幅度、成交量變化,莊家大概率會重複老套路。
“搭便車” 要找這兩個信號
莊家拉昇前有個破綻:價格突破關鍵阻力位時,成交量突然放大(比平時大 3 倍以上)。去年 SOL 突破 100 刀時,我看到放量果斷跟進,1 個月漲到 180 刀。另一個信號是 “插針”—— 拉昇前突然暴跌 5%-10%,然後快速拉回,這是莊家在測試散戶反應,碰到這種情況大膽上車,就像彈弓拉得越緊,射得越遠。
離場要比莊家快一步
莊家派發籌碼時很隱蔽,但有個信號藏不住:價格創新高,成交量卻越來越小(頂背離)。去年某 Meme 幣漲到 0.5 刀,價格新高但成交量縮了一半,我果斷清倉,3 天后它就跌回 0.2 刀。記住,莊家跑路前總會 “畫餅”,這時候千萬別貪。
最後說句掏心窩的
跟莊不是跟莊喊單,是看懂莊家的資金動向。這十年我從 8 萬做到 1000 萬,靠的不是運氣,是盯着 “量能” 和 “價格結構”,在莊家吸籌時潛伏,在莊家拉昇時跟進,在莊家派發時跑路。
記住,幣圈真正的高手,都是像狼一樣盯着獵物,耐心等待最佳時機 —— 機會來了,一口咬住不放;風險來了,轉身就走不戀戰。#GENIUS稳定币法案 #加密立法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