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賬戶裏只有2000U,說多不多,說少也不是完全翻不了身。但我知道,這點錢想要做到5萬U,不靠命中註定,也不是一波爆拉,而是靠一整套打磨過的思維和節奏感。
回頭看這一路的翻倍,其實就是不斷看清方向、守住底線、抓住機會,再不斷放大認知和執行的過程。每一步走得都不容易,甚至有很多次差點回到原點。但我清楚,在這個市場,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不是“誰押中了什麼幣”,而是誰在關鍵階段活了下來,又敢於在確定性出來時重倉出手。
最開始那段時間,其實是最磨人的。行情不動,賬戶也沒什麼起色,甚至有一段時間回撤到了1500左右。但我沒急,因爲那時候我就一個目標:別死,等機會。
我開始主動遠離高波動的項目,把注意力拉回主線上。主線什麼時候最清晰?就是大家開始覺得無聊、開始嘲諷那批老幣的時候。以太坊在沉底那會兒,整個DeFi生態一片死寂,我反而覺得是好事。靜,就代表有人在悄悄收。只要你盯得夠緊,總會發現量能開始變化,盤口開始異動。
真正起飛的那段時間,其實很短。但那之前,我已經做好了所有準備。我有倉位,有耐心,有方向,也有執行力。當UNI那一波打出趨勢,我幾乎是從底部開始一路做多上來,中間加倉兩次,沒有左顧右盼,也沒有頻繁換幣。
賬戶從2K到了8K,再到2萬的時候,我開始做了一件事:出金。不是不相信行情,而是習慣性地保護利潤。你經歷過一次從盈利回到虧損,就知道賬戶不是靠爆發,而是靠守得住。出了金,心態就穩,倉位就敢繼續壓,方向看對了就能喫得更狠。
當再一次從2W做到了5W,我沒有太激動。因爲這不是暴擊型的運氣,而是一次一次反覆訓練的結果。每一次翻倍,我都提前在腦子裏演練過無數次。只是這次,它終於照進了現實。
所以說,從2000U做到5WU,並不是神話,也不是賭博。而是你是不是在合適的時機,能真正做到:看得懂,拿得住,動得快,退得穩。
幣圈的機會永遠不缺,缺的是那份冷靜、那份耐心,還有真正的執行。
你現在在的地方,也許就是我當初起步的地方。希望這段經歷對你有點幫助,哪怕只是一點點方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