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更新政策,能杜絕AI垃圾內容嗎
YouTube 將在 7 月 15 日更新合作夥伴計畫(YPP)營利政策,針對「非原創」和「非真實」內容祭出更嚴格的規範。根據 YouTube 官方政策更新文件,此次修訂主要是為了更好地識別大量製造和重複性內容,這類內容在 AI 技術興起後變得更容易產生。
根據 Techcrunch 報導,YouTube 一直要求創作者上傳「原創」和「真實」的內容才能獲得營利資格,但新的指導方針將更詳細地說明什麼類型的內容可以賺錢,什麼不能。YouTube 編輯與創作者聯絡主管 Rene Ritchie 強調,這只是對長期存在的 YPP 政策的「小幅更新」,旨在更好地識別大量製造或重複性內容。
隨著 AI 技術的普及,YouTube 平臺上充斥著所謂的「AI 垃圾內容」,包括使用 AI 語音配音的照片、影片片段,以及其他重新利用的內容。這類低品質的 AI 生成內容不僅影響觀看體驗,更可能損害 YouTube 的聲譽和價值。
圖源:YouTube YouTube更新政策,能杜絕AI垃圾內容嗎
YouTube政策大刀闊斧,老高無法再實驗了?
知名 YouTuber「老高與小茉」近期在影片中分享了一項令人驚艷的實驗結果。根據 CTWANT 報導內容,老高為了測試短影音的傳播效應,祕密建立了一個全新頻道進行測試。他採用完全匿名的方式,購買全新設備並使用新的電子郵件註冊帳號,確保實驗不受原頻道人氣影響。
實驗結果相當驚人,老高透露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該神祕頻道的影片總觀看次數便突破 2.4 億,並吸引超過 18 萬訂閱者。其中第五支短片更是迅速爆紅,從首日的 4 萬觀看數暴增至隔日的 24 萬,之後更以驚人速度飆升至數千萬觀看次數。
然而,在 YouTube 新政策的影響下,這類可能涉及大量製造或重複性內容的實驗頻道,未來恐怕將面臨營利資格的挑戰。老高這種實驗性質的內容創作模式,可能需要在新規範下重新評估其合規性。
VTuber中文翻譯頻道,會受到影響嗎
YouTube 政策更新也引發創作者社羣的關注,尤其是製作反應影片(Reaction Video)、剪輯內容或翻譯影片的創作者。
像是 VTuber 中文圈中常見的「中文精華翻譯頻道」,通常會將日文或英文的虛擬 YouTuber(VTuber)直播內容翻譯成中文,並製作成短片或精華片段。
雖然這類內容提供了語言轉換的價值,但如果被認定成「重複性」或「大量製造」的內容,可能會面臨營利資格的風險。
但根據(Techcrunch)報導,YouTube 官方已澄清,此次更新並不會限制反應影片或包含剪輯片段的影片營利能力。
圖源:YouTube VTuber中文翻譯頻道,會受到影響嗎
AI垃圾內容犯案,甚至恐有誤導大眾風險
YouTube 強調,重複性與大量製造的內容,多年來一直不符合營利資格,因為觀眾通常將其視為垃圾內容。
隨著 AI 技術讓內容製作變得更加容易,平臺需要更明確的政策來區分有價值的創作跟純粹的 AI 生成內容,這些內容不僅有太氾濫的問題,還可能有誤導觀眾的風險。
外媒(404 Media)之前就報導過,有一位網友透過 AI 工具生成犯罪說案內容,其中一個觀看數突破 200 萬的影片,讓觀眾信以為真,還跑去問當地記者為何沒報導這一案件,這才曝光原來這個頻道說的案件都是假的!
延伸閱讀:
AI版X調查?說案頻道用ChatGPT生成虛構案件,竟吸引超百萬觀看!
『AI垃圾內容猖獗!YT修改影片盈利政策,老高不能再實驗商機了?』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加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