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ight News 帶你速覽本週熱門話題與推薦內容:
01 Base 升級
(Base 大升級:Coinbase 的區塊鏈野心)
(Coinbase 股價破新高在即,美國人要拿養老金「炒幣」了?)
02 美國「加密周」進展
(華盛頓 「加密周」:法案落地將如何改寫加密貨幣命運?)
(特朗普急了!爲何美國如此討厭央行數字貨幣?)
03 跑會指南
(2025 下半年 Web3「跑會」指南)
04 以太坊
(比特幣不香了?四家上市公司押注以太坊「生錢」新玩法)
(暢想以太坊 2030:Rollup 雙軌並行的世界賬本之路)
05 行業洞察
(比特幣新高,但你還沒意識到你的資產正在自然地走向歸零)
(借殼上市熱潮:比特幣財庫企業爲何偏愛 SPAC?)
(加密永續合約火了,期權爲何沒能跟上?)
01 Base 升級
北京時間 7 月 17 日,Base 官方舉辦 A New Day One 活動,從品牌標識的重塑到生態架構的拓展,從功能聚合的超級應用到覆蓋多領域的生態佈局,Base 正以全新姿態重新定義 Web3 生態的可能性。推薦文章:
(Base 大升級:Coinbase 的區塊鏈野心)
Base 不再侷限於一條鏈的定位,而是升級爲涵蓋鏈層、工具層、超級應用層的開放堆棧,通過三層協同爲生態注入全方位活力。三個堆棧分別爲:
-Base Chain:隨着 Flashblocks 今日在 Base 上線,Base 將有效出塊時間從 2 秒縮短至 200 毫秒,使 Base Chain 的速度提升 10 倍,這一突破讓 Base Chain 成爲高頻應用、實時交互遊戲、即時支付等場景的理想選擇。目前,Flashblocks 已向開發者開放,爲構建高性能 Web3 應用鋪平道路。
-Base Build:爲開發者提供一站式工具套件,簡化鏈上應用的開發流程。這包括新的 Base Build 控制面板 ,它將幫助團隊構建、發展和變現他們的小程序。
-Base App:Coinbase Wallet 更名爲 Base App,從單一錢包升級爲集鏈上交互、支付、社交於一體的超級應用。Base App 目前可供用戶加入訪問名單。
BTC 新高 ETH 暴漲之下,美股 Coinbase Global(COIN)等也迎來大幅度拉昇。推薦文章:
(Coinbase 股價破新高在即,美國人要拿養老金「炒幣」了?)
Coinbase Global(COIN)股價本週觸及 415.96 美元高點,目前距離其歷史新高的 429 美元僅僅咫尺之遙,3 個月前,其股價最低僅爲 142 美元。Coinbase 作爲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公司 2024 年營收已翻倍至 66 億美元,雖然今年 Q1 季度明顯下滑,但收益加密市場 Q2 季度回暖,其收入表現或將回暖。
02 美國「加密周」進展
當地時間 7 月 17 日,衆議院最終日通過(GENIUS 法案)、(CLARITY 法案)和(反 CBDC 監控國家法案)三大加密法案,7 月 18 日,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穩定幣相關法案(GENIUS 法案),標誌着美國穩定幣監管立法進入實施階段。法案落地將如何改寫加密貨幣命運?推薦文章:
(華盛頓 「加密周」:法案落地將如何改寫加密貨幣命運?)
增長方面的邏輯顯而易見,也被廣泛討論。清晰的加密貨幣立法將更好地激勵大型金融機構在加密貨幣領域佈局,爲加密資產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並引導數萬億美元傳統資產走上區塊鏈軌道。如果你曾想過,若摩根大通、紐約梅隆銀行和納斯達克能夠在加密貨幣領域自由發展,加密貨幣將會發生什麼,那麼你即將找到答案。
但我認爲該立法的更大發展是它對風險的影響,以及它將如何改變未來加密資產的交易方式。
雖然法案最終通過,但過程卻一波三折,加密法案在衆議院程序性投票一度陷入僵局。推薦文章:
(特朗普急了!爲何美國如此討厭央行數字貨幣?)
不過,衆議院之所以沒有按劇本完成一系列加密貨幣法案投票計劃,GENUIS 穩定幣法案可能並非衝突爆發的中心。會前,白宮人工智能和加密貨幣主管、「加密沙皇」 David Sacks 突如其來的聲明,實在令人尋味。他明確表示,特朗普政府擬禁止央行數字貨幣(CBDC)發行。
可見,Anti‑CBDC Surveillance State Act(反 CBDC 監控國家法案),或許纔是兩黨真正的角鬥場。
03 跑會指南
在政策等多重利好環境下,加密行業正展現出蓬勃生機。2025 年下半年,全球各地將舉辦一系列重要的區塊鏈和 Web3 線下峯會,爲行業參與者提供難得的交流機會。推薦文章:
(2025 下半年 Web3「跑會」指南)
本文梳理了接下來六個月中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盛會,涵蓋亞洲、歐洲、北美和中東等主要地區。從區塊鏈周到專注於以太坊、比特幣以及 Solana 的專題峯會,應有盡有。從馬來西亞區塊鏈周開始,到年底的印度區塊鏈周和 Solana Breakpoint 活動,每月都有重磅峯會。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峯會集中在 9 月的趨勢已轉移至 10 月,且活動密度更高。Foresight News 的 Event 板塊將持續更新各大峯會的相關周邊活動信息,建議收藏本文以便日後參考。
04 以太坊
本週以太坊價格因美國加密監管法案通過的利好消息推動,單週漲幅超 21%,突破 3600 美元創今年 1 月以來新高,同時九隻以太坊 ETF 單週淨流入超 9 億美元,機構資金加速入場推動市場情緒高漲。其中,這四家上市公司押注以太坊資金儲備,它們不靠單純囤幣,而是借質押等玩法讓資本生錢。推薦文章:
(比特幣不香了?四家上市公司押注以太坊「生錢」新玩法)
與許多高度依賴可轉換債券和槓桿的比特幣儲備公司不同(詳見 Galaxy 最新研究報告),SharpLink、BitMine、Bit Digital 和 GameSquare 這四家頭部以太坊儲備公司,完全通過股權發行爲以太坊儲備融資。這意味着它們無需承擔債務到期壓力、利息支付義務,即便加密貨幣市場下行也不存在違約風險。不依賴槓桿的模式大幅降低了系統性脆弱性,避免了深度實值可轉換債券帶來的再融資及股權稀釋風險。
關鍵在於,這些以太坊儲備策略引入了一種結構性創新:生產性資本。通過質押以太坊,這些公司不僅能獲得通常 3%-5% 的協議原生收益,還直接爲以太坊網絡的安全性與穩定性貢獻力量。企業持有的以太坊質押量越高,網絡驗證者生態就越穩定可預測,從而在企業資本與協議健康發展之間形成長期協同。
事實上,截至 7 月 9 日,以太坊質押量已達歷史峯值(超 3500 萬枚,佔總供應量 30% 以上),以太坊儲備公司的興起或許是推動這一趨勢的重要原因之一。
2030 年以太坊將駛向何方?在這場 Rollup 技術分野中,世界賬本的願景如何照進現實?推薦文章:
(暢想以太坊 2030:Rollup 雙軌並行的世界賬本之路)
隨着 Rollup 技術走向成熟,經濟活動會根據「所需安全性」與「獲取安全性的成本」之間的權衡形成分層。那些無法承受結算或治理風險的場景,比如機構級 DeFi、大型鏈上金庫、高價值抵押品市場等,可能會集中在繼承以太坊完整安全保障與中立性的鏈上(或以太坊 L1 本身)。而另一端,那些面向大衆的應用場景(如 Meme 、交易、社交、遊戲、零售支付等)則會聚集在用戶體驗最佳且成本最低的鏈上,這類鏈可能需要定製化的吞吐量提升方案或中心化排序機制。因此,那些「速度尚可但非最快、安全性還行但非最優」的通用鏈,吸引力會逐漸下降。尤其是到 2030 年,若跨鏈互操作性能讓資產在這兩類場景間自由流動,這種中間地帶的生存空間會更有限。
05 行業洞察
本週一,比特幣短時觸及 120000 USDT,續創歷史價格新高。在這種市場情緒高漲時刻,社交媒體傳播每一個一夜暴富的故事,引誘大衆像飛蛾撲火般陷入一場巨大的必輸賭局。推薦文章:
(比特幣新高,但你還沒意識到你的資產正在自然地走向歸零)
假設你參與這個拋硬幣遊戲。你會拋多少次?這個遊戲的規則是如果是正面,你的資產增長 100%;如果是反面,你的資產損失 60%。
乍一看,這遊戲好像是一臺印鈔機。每次拋硬幣的期望值爲正 20%,也就是說你拋一次硬幣,資產就會有增長 20% 的預期,理論上你拋硬幣的次數足夠多,就能積累全世界的財富。
然而現實卻是如果我們模擬 25,000 人各拋 1,000 次硬幣,幾乎所有人最終都會歸零。
這是一與 Strategy 不同的道路。如今,新一波公司渴望享受比特幣的紅利,卻又不想承擔建立實體業務的重擔。他們沒有客戶,沒有盈利模式,也沒有運營路線圖。他們只需要一張裝滿比特幣的資產負債表,以及一條通過金融捷徑快速進入公開市場的通道。於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即借殼上市)應運而生。推薦文章:
(借殼上市熱潮:比特幣財庫企業爲何偏愛 SPAC?)
SPAC 是一種預先融資的空殼公司,從投資者(通常是一羣私人投資者)那裏籌集資金,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然後與一傢俬人公司合併。它常被描述爲 IPO 的捷徑。而在加密貨幣領域,這是讓重倉比特幣的實體快速上市的方式,以免市場情緒或監管轉向對其不利,速度是關鍵。
這波行情下,爲什麼加密貨幣期權市場沒有爆發?隨着 Hyperliquid 引領敘事,鏈上永續合約再次火熱,股票永續合約也即將上線,但期權呢?推薦文章:
(加密永續合約火了,期權爲何沒能跟上?)
永續合約去中心化交易所通過完全消除碎片化解決了流動性難題。同一資產的所有永續合約都相同:一個深池、一個資金費率,無論交易者選擇 2 倍還是 100 倍槓桿,流動性都是統一的。槓桿隻影響保證金要求,不影響市場結構。
這種設計讓 Hyperliquid 等平臺取得顯著成功:其金庫通常與散戶交易做對手方,將交易費用分配給金庫存款人。
相比之下,期權將流動性分散到數千個 「微資產」 中:每個行權價 - 到期日組合都形成獨立市場,具有獨特特徵,導致資金分散,幾乎不可能達到成熟交易者所需的深度。這正是鏈上期權未能起飛的核心原因。然而,鑑於 Hyperliquid 上涌現的流動性,這種情況可能很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