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研究 WalletConnect 的生態更新,我真有點被震撼到了。和你分享幾個我“掘金”到的點,希望你別錯過了這一波真正意義上的 Web3 基建機會。
🧠一個重要的認知升級:
錢包連接協議 ≠ 只是掃碼登錄工具。
現在的 WalletConnect 已經不是那個只用來連錢包的小工具了,它正在變成一個全鏈路的去中心化用戶體驗網絡(UX Layer),而它的原生代幣 $WCT,就是這個系統的“能量通行證”。
🔍爲什麼我開始重視WCT?
先說幾個我挖到的核心點(絕大多數人還沒意識到):
✅ 多鏈流量總樞紐:它不是連一個錢包,而是連接所有鏈上錢包與 App 的“總線”。誰控制連接,就控制了入口。
✅ Solana 大規模入駐中:最近連 Phantom、Jupiter 也開始支持 WalletConnect 了,還有 500 萬 WCT 的空投搞事。
✅ 即將開放中繼節點:持有 WCT 未來可以參與節點運營、賺連接費+激勵(這玩意有點像「鏈上版 Cloudflare」)。
✅ 鏈上通知/聊天/自動交易 Session 正在上線:這是以前錢包做不到的。
說得直白點,$WCT 更像是錢包世界的“操作系統代幣”。
🧪最打動我的是它的長期戰略:
他們沒走短線發幣那一套,也不是靠空投打流量,而是:
• 逐步把中繼節點權限交出去(完全去中心化)
• 推“錢包 UX 排行榜”+認證體系,構建信任
• 每一個連接、通知、聊天行爲,未來都可能會產生價值流(TVF)
• 這些都會跟WCT綁定。它在鏈上真的能“用起來”,而不只是“放錢包裏漲跌”。
🧨那我現在怎麼佈局?
目前我自己幹了這幾件事:
1. 關注 @undefined 蹲活動機會
2. 把主力錢包都切換支持 WalletConnect 的版本(認證錢包優先)
3. 看官方節點開放計劃,準備參與驗證人 staking
4. 持一點wct,觀察質押機制和生態分發
這個代幣不一定今天就爆,但它是少數有可能成爲“鏈上流量入口定價權”載體的原生通證。
🎯說到底:
很多人總在問:“下一個L2在哪?”、“哪條鏈還有機會?”
但很少有人問——“誰在統一鏈上入口體驗?”
這就是 WalletConnect 的價值所在。
別總盯着新鏈新幣,有時候真正改變格局的,是「入口協議」。
我說了這麼多,想聽聽你的看法:
你覺得 WalletConnect 能不能成爲“鏈上微信”?
WCT會不會成爲最被低估的 Web3基礎設施幣?
👇評論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