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儲備公司的競爭日漸激烈,BitMine 在短短幾週內大手筆買入超過 30 萬枚 ETH,成爲全球最大的 ETH 持有者。董事長暨華爾街知名分析師 Tom Lee 翻出微策略過往表現,強調 BitMine 光起步規模就比微策略還要更大,未來表現可期。
BitMine 三天狂掃 30 萬枚 ETH,超越基金會和 SharpLink
比特幣礦商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BMNR) 昨日公告,截至昨日已累積高達 300,657 枚 ETH,市值超過 10 億美元。一舉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 ETH 持有者,甚至超越同為以太坊儲備公司的 SharpLink Gaming 與以太坊基金會 (EF)。
7 月初,BitMine 宣佈完成一筆將用於購買 ETH 的 PIPE (私募投資) 融資,共募得 2.5 億美元。但短短一週內,他們投入的資金已超越募資金額的三倍,顯然是有備而來。
該公司同時也打破幾天前由美國線上遊戲公司 SharpLink 創下的 28 萬枚 ETH 紀錄,在上市公司間展開新一輪的「ETH 儲備競賽」。
(Peter Thiel 投資 Tom Lee 以太坊儲備公司 BitMine 逾 9.1% 股權,基金同步入主)
從微策略到 BitMine:Tom Lee 解釋為何策略比幣價上漲更重要?
正如董事長 Tom Lee 以「以太坊界的微策略」形容 BitMine,該公司明顯借鏡了比特幣儲備企業老手微策略 (Strategy, MSTR) 的成功模板,後者自 2020 年起便以融資買幣為核心策略,將 BTC 納入資產負債表,讓股價從 $13 暴漲至 $455,五年漲幅超過 35 倍。
1/ On DAT* and BTC/ETH Treasuries *post has consent from @saylor
CASE STUDY: $MSTR created the template for crypto treasury.
– since 2020 start of $BTC strategy, @MicroStrategy – stock gain from $13 to $455
QUESTION? How much is due to BTC rise vs treasury strategy… pic.twitter.com/Xc4FJPzA4x
— Thomas (Tom) Lee (not drummer) FSInsight.com (@fundstrat) July 17, 2025
對此,Tom Lee 在昨日也發文進行了分析比較,指出在這 35 倍中,有 11 倍來自比特幣本身的價格漲幅,而剩下的 25 倍,則來自其「財務操作」,透過增發股票與發行可轉債等方式籌資買幣,進而提升每股持幣量與資產淨值,並推升公司估值。
換句話說:「企業策略本身,比單純幣價上漲更重要。」這套模式如今被 BitMine 套用在 ETH 上,並迅速見效,BMNR 股價在一個月內上漲了 769.3%。
(ETH 發動攻勢,名人加持以太坊儲備公司漲幅更勝以太幣)
ETH 比 BTC 更猛也更難控?剖析 ETH 儲備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ETH 的價格波動遠高於 BTC,這雖提高了槓桿操作的投資報酬潛力,但也放大了風險。Tom Lee 對此坦言:「這種高波動性雖能降低融資成本並增加套利空間,卻也讓操作難度提升許多。」
但他也自信地表示,微策略在初期以 2.5 億美元買入 BTC,而 BitMine 用相同資本起跳,卻在第七天就達到了 10 億美元的 ETH 持倉價值,可見其起步更快且執行力更足。
然而,如果 ETH 出現劇烈回調,BitMine 也將面臨高風險部位與市場拷問。這也是數位資產儲備 (Digital Asset Treasury, DAT) 策略的雙面刃,既能加速企業成長,也能放大下行風險。
(不是每家公司都能當微策略:從 Sharplink 暴跌 70% 看加密儲備公司有何風險)
ETH 儲備策略能否複製成功,將成企業加密化風向球
BitMine 的轉型是財務創新還是市場豪賭還不得而知,但無論如何,他已成為以太坊儲備企業的範例之一,有望迎來更多上市公司的效仿。對此,Tom Lee 則直言:
BMNR 的上漲潛力,會直接受到未來 ETH 上漲或下跌多少的影響。不過即便 ETH 自 2020 年來就一直在區間震盪,穩定幣如今已經替加密貨幣創造了一個「ChatGPT 時刻」。
這篇文章 BitMine 狂掃 30 萬枚 ETH 登頂最大持有者,Tom Lee:起步規模比微策略更大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