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面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化、少子化、缺工與勞動力不足等問題,雖然許多人力資源公司仲介東南亞勞工,也有大量外國人喜歡在日本短居做遠端工作兼觀光旅遊,可以解決缺工同時貢獻 GDP ,但大量外國人移居到日本,已經對日本社會產生強烈衝擊,民眾投書給媒體的抗議聲浪不斷,日本政府最近成立外國人秩序共生社會辦公室(外國人の秩序共生社會推進室),希望能妥善處理外國移民問題,以下為綜合編輯報導。

日本民眾焦慮,外國人辦公室專門處理各項問題

針對外國人問題成立的新辦公室直接隸屬於內閣官房,由內閣府、法務省等機構官員組成,負責統籌處理外國人相關政策與制度。辦公室成立儀式於週二在首相官邸舉行,首相石破茂 (Ishiba Shigeru) 在致詞中指出日本正在經歷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壓力,外國人力為不可忽視的資源。他強調應在一定程度上接納外國勞動力、促進外國觀光客消費,提振經濟。

然而,石破茂也坦言外國人在日本社會中引發的各類問題正引起國民焦慮,包括犯罪、制度濫用及生活摩擦。他指示新辦公室深入調查外國人活動現況,審查現行制度是否仍符合實際需求,必要時進行修正。他同時強調需強化資訊共享機制,促進中央與地方的協調與合作。

在日的外國人口迅速成長,社會觀感與數據調查落差很大

根據 NIKKEI NEWS NEXT 的專家座談,目前在日本居住超過 90 天的外國人數量已達到約 376.9 萬人,相當於每 33 人中就有 1 人是外國人。這數字隨著「特殊技能」居留資格的設立而更加快速成長,許多原本非租賃的社區開始出現外國居民的足跡。照著數據發展推測,未來的日本可能每十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外國人?

Persol Global Workhorse 總裁多田盛弘指出雖然日本社會向來對多元文化的接受度較低,但勞動市場的壓力已讓日本不得不面對這一現實。

社羣媒體上關於外國人「佔便宜」的言論不斷擴散,根據座談影片中引用的厚生勞動省資料,外國人對國民健康保險的實際負擔與日本人相當,保險費繳納率達 63 %。醫療補助支出方面,外國人佔總費用的 1.39 %,明顯低於其人口比例,顯示實際支出有限。

社會福利方面,2023年僅有 2.9 % 的外國家庭領取社會救濟金,遠低於社羣媒體上流傳「三分之一」的說法。外國人犯罪率方面,自 2005 年以來持續下降,與外國人犯罪激增的社會觀感明顯不符。

日本人優先?外國移民議題成焦點

面對日本社會民眾對外國人議題的高度關注,各政黨也開始調整立場。自民黨強調對外國人擁有不動產施加限制,新興政黨更明言「日本人優先」,主張限制接收外國人,而包括共產黨與令和新選組在內的進步派則主張保障外國人基本權利,推動社會融合。值得注意的是有個新興政黨三民黨正崛起,大力抗議日本現有的外國人政策,這個政黨很新,2022 年新冠疫情期間才創立。

日經新聞記者覽具雄人指出,外國人政策過去一直是政黨避而不談的敏感議題,如今卻在選舉中躍上檯面,顯示民意壓力逐漸形成。他表示這項政策的推出,看似匆促,卻是回應網路輿論與國內焦慮的急就章。

儘管數據顯示外國人尚未成為日本民眾的威脅,但是民間的焦慮仍未消退。多田盛弘認為日本需建立更清晰的資訊傳播與社會教育機制,幫助日本國民理解外國人實際在日本社會當中的角色。他認為這不是單純的統計數字問題,而是制度設計與社會接受度的拉鋸。

這篇文章 20年後的日本每十人中就有一人是外國人?石破茂成立新辦公室處理外國移民問題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